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省6.7万人16215户农村困难群众喜笑颜开乔迁新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6:3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2009年我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推进步伐坚实。入冬之前,全省6.7万人、16215户农村困难群众喜笑颜开乔迁新居。

  这些心里乐开花的困难群众不止一次地说:“即使天下最美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统计表明,2008年前全省有8.8万户农村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残疾人家庭存在住房困难问题,占全省农牧民总户数的11.4%。基于此,2009年省政府决定,坚持从最危险房屋、最困难群众改起,积极筹措资金、搞好规划、加强监管,三至五年内将安排全省农村住房困难户的危房改造。

  2009年是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之年,原本决定全年完成1.5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但在各地加快推进中,实际完成对16215户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按照“群众主体、政府推动”原则,各级财政向五保户户均补助2.11万元,低保户户均1.98万元,重点优抚对象户均1.93万元,残疾人家庭户均1.94万元,其他特困户户均1.68万元。

  为搞好启动之年工作,省政府作了科学安排,严格设定“门槛”,不搞普惠制。省民政厅厅长更阳介绍说,政府规定本年度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残疾人家庭等困难群体中的住房困难户,救助重点是那些无生活来源、无经济基础、无劳动能力的“三无”对象和生存条件最为窘迫、自身无力改善基本居住条件的困难群众。并原则规定以建设砖木或砖混结构的三间主房为主,建筑面积以45-60平方米为宜。

  危房改造标准是刚性的,但刚性中体现着人性化。记者在各地看到,危房改造的建筑风格体现传统工艺、传统风格、传统特色;尊重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生产空间跟居住空间分离,继续保持农民庭院经济特点,不增加他们的生产生活成本。

  建设中,强调了质量和节俭。张光荣副省长不只一次深刻阐述质量和节俭的重要性。他说,过去群众没钱,只能住土坯房,结果三五年得推倒重来。百年大计,质量为先。这次政府为群众所盖砖混结构房子,按照设计,没有特大地震,三五十年质量是有保障的。所以绝不能出现偷工减料的事,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那就称不上是德政工程了,是在犯罪!此外,危房改造本来是解决群众困难,绝不能因为有政府出资,把好事变成群体负担。千万不能头脑一发热,七八间就垒起来了,特别是为了房子,牛也卖了,生产资料也给卖了……如此,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能搞面子工程。

  各级民政部门在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遵循“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工作程序,通过村级民主评议,乡(镇)级政府审核和县级民政部门审批,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等违规形为。同时,坚持整村推进的原则,做到安排一个村(乡),改造一个村(乡),达到整村或整乡推进目的,避免了“撒胡椒面”,搞平均主义。

  危房改造中处处为民着想,为了节约成本,规定各地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建材质量的前提下,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运输、现场验货的办法,降低成本,并定期向群众公开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做到监管到位、公开透明、专款专用。

  记者从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2010年我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建议,近期将上报省政府。(作者:孟 军)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出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