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话说“三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6:37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三思而后行”。三思,顾名思义,就是多思考,多思索,多掂量,多权衡,反复论证,分析判断,寻找规律,趋利避害,把事情办得更好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思是一个干部成熟、稳健的表现,并没有什么错。而笔者要说的“三思”是那些优柔寡断或出于私心的“三思”。这样的三思往往“为思而思”,决然没有行动。很多改革举措、发展良机,正是被这种煞有介事的“纯思索”耽误了的。有这种三思习惯的人,遇事多在思量中,轻易不表态,在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面前,言辞不着边际,没有明确态度,常常以“再研究研究”为托词,以“慎重再慎重”为借口,置良策、良机于不顾,无视本单位、本地区的各项发展总要比别人慢一拍的事实,自在自为一副“不倒翁”做派。

  这样的干部是咋想的呢?有些习惯这种“三思”的干部是怕担风险,明哲保身。须知任何一项改革方案的出台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遭遇风险和挫折甚至付出一些代价,都是情理之中的。他们不愿触及矛盾,不能揭短亮丑,怕得罪人、丢选票、丢官帽,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怕失去政绩,对上对下不好交代。于是,唯唯诺诺,遇事只说三分话,绝不抛出一片心,一旦改革成功,功劳均摊,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当初没有表态”,留有后路。这些被群众称作“滑头”的干部,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决心,好像只有这样,才会确保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好处。

  当然,习惯这种“三思”的干部当中,还有一些是心存私心杂念,他们在为小团体或自己等待“良机”,这种一事当前先打“小九九”的干部,迟早是要栽跟头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伟大的社会变革中,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要完成十七大绘制的宏伟蓝图,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那些习惯马拉松“三思”、喜欢不作为“三思”的干部应该对照这些要求认真检查自己的言行,再不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了,更不能假借“三思”逞其私心杂念,或者对那些敢说敢作敢为的人说三道四,以“映衬”自己的所谓高明。无私才能无畏,只要出于公心,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破除私心杂念,不计个人得失,看准的、认定的,就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大胆地讲,大胆地干,即使错了,党和人民也能理解和原谅,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发展。(作者:杨喜合)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不倒翁 成功 风险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