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仑山下的精品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6:37  青海新闻网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纪实

  青海新闻网讯 2009年11月26日凌晨6时,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催化裂化核心装置投产一次成功,这标志着格炼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圆满建成。在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面前,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格炼人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管理:齐抓共管,造就精品工程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发展最理想的形态之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发展速度,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是格炼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青海、西藏两省区对成品油的需求不断增加,格尔木炼油厂现有的成品油产量、质量及产品结构已不能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援国防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青海油田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申报了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2007年12月4日,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喜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立项批复!

  建设高原精品炼油厂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更是实现建成高原精品炼油厂的基础。为此,格炼成立了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部,编制了《工程管理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文件汇编》,完善了项目建设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安全环保管理、材料设备进出厂管理等36项工作程序、40项管理规定,并提出了“效率比时间更重要、计划比实施更重要、安全比进度更重要、质量比成本更重要”的项目管理理念,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控制目标。

  细化工作职责是实现“风险同担、责任同担”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格炼提出建设精品工程一靠机制、二靠责任的工作理念。为了确保工程高效、顺畅推进,格炼项目建设经理部下设了项目经理办公室和设计、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土建、经营、采购、资料、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办公室等专业管理办公室。并把指挥部设在施工现场,物采、造价、审计、监察等相关人员集中办公,进行“一站式“服务。

  为保证工期,建设者们将进度计划挂在现场指挥部墙上,以日计划保周计划,以周计划保月计划,以节点保中交,直至装置投入正常生产。为实现项目总体目标,项目部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查摆安全、质量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与各相关施工单位签订责任状,建设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持续掀起工程建设高潮,使得项目建设始终处在质量和安全受控的前提下进行。

   责任:宁要一百个过得硬,不要一个过得去

  视质量如生命,把好建设质量关。在工程建设中,格炼紧紧围绕“打造精品工程”这一中心目标,狠抓工程设计、物资采购与建设施工,保证了工程按计划有序向前推进。三千建设者像当年大庆人一样,宁要一百个过得硬,不要一个过得去。

  工程一开始,格炼就遵循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严把物资采购关,采购技术协议多方审查签订;公开竞标,货比三家,关键设备委托第三方监造。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签订工期、质量、安全、环保责任书和廉政建设协议。土建、安装等工程质量实施旁站管理,焊接质量实施第三方管理,同时抽调专家、技师跟踪监查。隐蔽工程检查合格率高达100%,特种钢和压力容器的焊接抽检率达100%,特种钢、中高压管道和压力容器抽查焊接合格率达到97%以上。

  设备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格炼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通过招标,对材料、设备的采购进行优选,做好采购材料、设备的出厂验收、入库验收和安装前验收的“三级验收关”,并建立验收档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规范检验程序,检验标准和检验责任,把存在的问题记录清楚,杜绝劣质产品进厂,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

   安全:人不具备条件不上岗,机械设备不具备条件不启动

  工程施工点多面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多,生产建设同步进行等诸多不利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格炼始终狠抓安全不放松,使得工程建设在“平安大道”上得到平稳运行,实现了安全、文明施工。

  炼油化工装置建设,大到采购、建设、安装一套设备、装置,小到焊接一道管口,拧一颗螺丝,都关系“安全”二字,关系到今后能否顺利开车以及投产后的平稳安全生产。自拉开建设序幕以来,格炼把各个施工单位的QHSE管理体系纳入自己的QHSE管理体系一道运行,评审、检查和考核,使得项目的质量、安全、环保等考核指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现场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方面,制定一系列记录表,坚持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每日活动进行监管,所有不符合项都记录在QHSE跟踪记录系统,大部分违章在现场立即得到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问题也有纠正方案和进一步跟踪措施。据统计仅8月以来项目部组织专项检查20余次,真正做到人不具备上岗条件不上岗,机械设备不具备安全条件不启动。施工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业主、承包商、供应商、监理单位等通力合作。格炼严格按招标合同中对各方队伍领导者素质和施工人员技术能力要求,把住准入关,到场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关和作业过程考察关,一关过不去,坚决换人,以每个个体的本质安全来确保整个工程的本质安全。

   使命: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

  格炼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投资大,战线长,点多面广,因此项目建设是一场全员战役。在项目建设中,格炼党委在全厂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挂牌上岗活动。按照“党员责任区域化、党员作用现场化”的思路,做到“二保、三无、四带头”。即保证建设任务完成,保证员工队伍稳定;党员身边无违章、无次品、无事故;党员要带头完成本职工作,带头做群众工作,工作质量优于群众,技术水平高于群众,奉献精神强于群众,真正成为群众的楷模。

  厂工会组织多次深入生产建设一线慰问建设员工,并组织“炼塔飞歌”大型文艺晚会,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大干100天,项目建设按期投产,大检修实现装置三年一修”的劳动竞赛活动。厂团委号召全体共青团员要冲当先锋,在建设“高原精品炼油厂”的发展中谱写新的青春赞歌,并组织成立青年突击,发扬青年突击队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为项目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全体员工更是团结一心,发扬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全身心地投入项目建设中来。上到指挥部成员,下到每一位建设工人,每一位操作员工不仅没有星期天、节假日,而且连每分钟都想掰开来用的连续奋战。

   开工:扬起打造精品炼油厂的风帆

  为确保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安全顺利地投料试车,格尔木炼油厂提前成立了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生产准备部,促进了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新建项目能否顺利投产,人员的技术素质是第一位的。因此格炼加大了职工队伍的培训力度,采取“送出去”和内部培训的方式,对新建装置操作人员进行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控制方案;装置的主要控制工艺指标、调节方法、操作要领;事故处理预案及紧急情况处置方案;装置主要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处理;跟班实习,锻炼和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非正常工况处理能力等。为开厂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格尔木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设计为100万吨/年,但2005年前,原油年加工量始终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经济效益难以充分体现。2004年原油加工量达到了81.83万吨,2006年达到了100.04万吨,2007年达到了105万吨,2008年达到了100.08万吨。连续三年实现了满负荷运行。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投产后格炼加工能力将达到150万吨,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格尔木炼油厂生产装置也由最初的8套增加到目前的19套。产品品种由最初的5种增加到目前的18种。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也逐步增强。格炼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的顺利投产为打造高原精品炼油厂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王德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步进 材料设备 成功 风险 人力资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