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访澳客人增加 酒店客房紧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6:55  深圳特区报

  

访澳客人增加酒店客房紧张
大三巴牌坊旁一辆即将完成的花车吸引不少游客留影。
访澳客人增加酒店客房紧张
澳门■仔市集的美食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本栏图片 本报记者 张耀波 摄

  编者按: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本报特派采访组昨天赶赴澳门,采访报道澳门回归后在经济社会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成就。在澳采访期间,特派采访组将深入澳门社会和主要机构,通过实地探访,反映澳门的成就和变化。敬请垂注。

  距离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还有10多天,花车、彩灯、文艺表演已经陆续出现在主要景区、街头和广场,欢庆回归的笑脸随处可见。

  记者一行昨日乘渡轮由深抵澳,甫一进入海关入境大厅就被庞大的游客数量所震动。各种方言夹杂着外语,四方宾客在15条通关闸口前排起长龙。当地旅行社服务人员介绍,最近一段时间访澳旅客数量不断增长,酒店客房十分紧张。例如以往周日酒店非常容易预订,但从上周末开始,访澳旅客人数明显上升,各主要酒店预订和入住率都非常高,价格优惠幅度也下降了。

  进入澳门市区,欢庆圣诞、新年和回归主题的彩灯、国旗不时出现在街心广场和干道两侧。标志性景点大三巴下,一辆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为主题的花车前,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来自香港的杨伟年是一家名为国联假期的旅行社导游,为游客安排拍照的位置忙得满头大汗。大三巴前的游客实在太多了,往往按下快门会发现画面里新出现多个陌生人的身影。尽管忙的口干舌燥,他依然十分兴奋。说起这十年澳门的变化,他有很多话要说:“回归十年,澳门治安越来越好,安全感增加了,国外旅客来的也多了。这次我带的印尼团里,多数就是为看一看澳门回归十年变化的。”

  正对大三巴的楼体侧面安装了一面大型LED显示屏,上面穿插广告的同时,不时闪过欢庆回归的祝贺语。不少游客簇拥到下面拍照留念。据当地旅行社介绍,今年是回归十年纪念日,澳门政府推出了规模大、参与程度高的系列庆祝活动,吸引了不少澳门居民与游客的关注。

  在氹仔的官也街和地堡街游人如织的市集上,由澳门民政总署主办的民乐艺术表演在午后的阳光中开始,二胡、吉他中西合璧的表演风格吸引了游人,也诠释了澳门传统民乐的概念。据了解,在回顾纪念日到来前后,特区政府组织了多达40场庆祝活动,全面展现澳门回归十年来的成就和澳葡风情特色。

  以葡式建筑特色闻名的龙环葡韵,身穿洁白婚纱礼服的新郎新娘几乎是排着队进进出出。原来,这里有专门设立的结婚登记处,新人需在登记处的证婚人见证下签字登记。工作人员介绍,最近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特别多,昨天忙的时候都在排队。据她估计,在12月20日回归庆典当天前后,进行结婚登记和举办仪式的新人也应该不会少。

  (本报澳门12月6日电)

  澳门人说

  “咀香园”饼家副店长阿梅:

  店里天天顾客盈门

  成立于1935年的“咀香园”饼家,在港澳地区几乎无人不晓。在“咀香园”大三巴分店工作7年,副店长阿梅直言澳门的人气年年增长。“生意肯定比以前好。特别是这几天,回归十周年进入倒计时,店里天天顾客盈门。”喜上眉梢的阿梅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大约十年前,老板就是看好了回归之后的前景,果断“抢占先机”,在大三巴右街一号的有利位置设立了这家分店,如今看来可谓眼光独到。

  “的士大佬”刘华恩:

  学好普通话做好服务

  一身干净整洁的制服,使年近六旬的刘华恩看上去十分精神。这位我们偶然邂逅的“的士大佬”,一见面就主动下车帮我们安放行李。听见我们说普通话,又改用夹杂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询问我们去哪里。记者称赞他普通话说得流利,老人乐呵呵地说:“这些年到澳门来的祖国内地同胞越来越多了,我不学说普通话、不做好服务怎么行呢?”老人说,这几年,澳门的社会治安逐步好转,失业率下降,生活过得顺心舒畅,这都让他倍感知足。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