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市民热议地名路名梳理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6:55  深圳特区报

  

专家市民热议地名路名梳理规划
车公庙 下步庙 漫画:彭宗伟

  【本报讯】(记者 冯杰 通讯员 蔡淑敏)《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和《大运新城及周边区域道路桥梁名称规划》两部规划草案的公示期即将结束。为进一步征集、整理人们对该两部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市规划国土委日前举办了一场公众论坛,邀请了十余名专家、市民代表就地名梳理规划献计献策。

  论坛上,首先发言的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黄发玉提出,以某某字打头的所谓“系列”路名做法不可取。他说:“我来深圳工作十几年,但一直都没能分清振兴路和振华路;梅林片区的梅林路和梅华路同样也是如此。”文化学者胡野秋对黄发玉的看法表示赞同,他说:“比方说,绝大多数市民根本就分不清市中心区的福民一路、二路、三路;福华一路、二路、三路。”因此,《大运新城及周边区域道路桥梁名称规划》中的“和”字、“秀”字系列路名的命名方法不可取。

  许多专家和市民代表纷纷提出,路名的使用具有长期性,因此不宜以生命周期较短的企业名字命名。胡野秋举例说,南山某个人行天桥便以附近的一个某知名百货商场命名。

  关于对深圳地名到底“土”不土的问题在论坛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派代表说,深圳有些地名实在太“土”,八卦岭、车公庙、下步庙、沙头、沙尾之类的名称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让人产生“愧为深圳人”的感觉。另有一派则认为,正是这些看起来土气十足的地名传承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没有‘来历’而被‘生造’出来的名称往往正是最没有‘生命力’。”

  市规划国土委地名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对于公示期间征集到的市民意见以及本次论坛上专家及代表们所提出的积极意见和建议,他们将充分吸纳,并对两部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再提交市政府审议批准。

  据了解,正在公示的《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主要解决了目前我市存在的道路重名、无名、同音、近音等问题,规划共梳理次干路以上等级道路621条,其中更改名称113条;新命名22条。同时公示的《大运新城及周边区域道路桥梁名称规划》初步确定了新开发的大运新城周边片区的道路名称。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