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色养殖带来的效应 海晏县发展特色经济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7:3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特色养殖带来的效应

  海晏县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强化服务引导,大力培育羔羊经济、牛羊育肥贩运和奶牛养殖等特色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

  小羔羊带动大产业

  “过去放牧,群众总是把羊存栏到成年后才出售,一只羊从羔羊到出栏至少需要3年时间,成本很高。”甘子河乡热水村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海晏县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实施“小羔羊、大产业”战略,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经营观念,增加羔羊出栏,实现了农牧业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全县羔羊出售量从2000年不足1万只增长到现在的11.83万只,出售量占到繁活羔羊总数的55.5%,实现销售收入2365.6万元,占农牧民收入的21.74%。

   牧繁农育东繁西育

  “过去秋收以后,秸秆没有任何用途,就拿去焚烧,污染环境不说,还有火灾隐患”。金滩乡姜柳盛村牛羊育肥贩运协会会长侯君财说。

  海晏县大力实施“牧繁农育,东繁西育”战略,积极引导群众在育肥和贩运产业上作文章,提高了秸秆利用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农区群众的增收。同时,组建完善以专业合作社为模式的中介组织,不断增强育肥贩运个体和市场的衔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目前,全县已成立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10个,有育肥贩运户1222户,2009年育肥贩运牛羊7.8万头只,实现育肥贩运收入4534万元。

   特色养殖生机盎然

  “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开发过程中,该县把规模化经营放在首位,立足各村实际,有意识地培育一村一品,使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县扶贫开发办主任佳科说。

  海晏县通过几年的培育,形成了以奶牛、生猪、生态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业。目前,全县有l处奶牛育种场和8个奶牛养殖重点村。奶牛养殖规模达到4000头,2009年实现牛奶销售收入350万元,共有50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户2户, 100只以上规模的生态养殖户1 户。(作者:才旦加 马得强)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猪养殖 牛养殖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