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勒景乡“农(牧)家书屋”成百姓“精神粮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7:34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在海晏县哈勒景乡乌兰哈达村,干净整齐的“牧家书屋”和城里的阅览室没什么两样。闲暇之时,村民们都喜欢到这里阅读或借阅。特别是今年,上级文化部门免费为该村补充了价值3万元的图书,涉及政治、历史、法律、经济、文化、艺术、科普等20多个类别,深受读者喜爱。村支书斗东主说:“牧家书屋”是全村最吸引人的地方。这只是全州“农(牧)家书屋”的一个缩影。

  除了乌兰哈达村,海晏县三角城镇西岔新村“农家书屋”也深受村民们的欢迎。“在‘农家书屋’还没建立以前,要想看点养殖方面的书,就要跑到县城书店去购买。现在不用花一分钱,足不出村就可以免费看到自己想要看的书。“有了‘农家书屋’我从书上学会了不少畜疫防治的知识,现在一般的牲畜病情我也会处理了,呵呵,我顶半个畜医了。”12月1日,面对记者海晏县三角城镇西岔村村民魏长发自豪地说。据他介绍,书屋里老中青少各有所需。科技类书籍是最抢手的,老年人爱看历史类的书,通过看书,老年人聊起历史一个比一个起劲儿。妇女们最爱看学烧菜的书,家里有客人来了,平日里就会做简单菜的农村主妇们也争着露一手儿,把从书上学到的菜做给客人吃。年青人看书的重点是学技术,学习电焊、泥瓦工等技术让他们外出打工更自信。魏长发说:“学以致用是‘农家书屋’给我们最大的恩惠,我们不再是低素质、低文化的农民了。”目前海晏县已有农(牧)家书屋12个。

  “农(牧)家书屋”已成为我州农牧民汲取营养”的基地,无论是农牧业科技,还是生活常识,或者是纯文学欣赏,都能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浓浓的书香香飘全州新农村新牧区。

  相关链接:

  为了让这股独特的“农家书香”能够长期留在农牧区,截至目前,全州共有55个农(牧)家书屋,今后“农(牧)家书屋”将继续向全州更多更广的农牧区推广。(作者: 拉毛措 李成邦)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