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南山“打造﹃亲民检察﹄品牌

  ■“互联网检务中心”、“两法对接平台”、“阳光检务工作车”使检务公开适应了新形势;

  ■“互联网检务中心”揭牌8个月,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法律咨询已经超过了传统信访窗口;

  ■到今年年底,“阳光检务工作车”的行程将遍及该区全部8个街道办事处的98个社区。

  □本报记者 姜洪 通讯员 凌翔 林松崧

  如今,在深圳市南山区,如果有法律需求,人们可以随时快捷地找到检察官,因为检察院不仅是可信的,更是可亲的。这得益于南山区检察院打造的“亲民检察”三大品牌。

  从2008年开始,南山区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推出检务公开新举措,先后推出“互联网检务中心”、“两法对接平台”、“阳光检务工作车”,使公众身边随时都有检察官“相伴”。从此,群众合法权益更有保障,行政执法机关办案更规范,检察工作自身也更有效率,三全其美。

  A“互联网检务中心”:网上检察院

  通过“互联网检务中心”进行的法律咨询已经超过了传统信访窗口,这是南山区检察院“互联网检务中心”揭牌近8个月来发生的变化之一。

  2009年4月9日,南山区检察院成立“互联网检务中心”,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检察机关、办理法律事务。打开南检网的“网上检务办理大厅”,在线举报、在线申诉、检察长信箱、案件查询系统、法律咨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信箱、律师业务、检察长接访、阳光检务工作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10个版块展现在眼前。

  记者看到,10个版块都有详细说明,引导群众逐步点击办理。各个版块还设置了回复功能,告知群众“已经接收到材料,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处理”。网上提交的材料都会通过加密渠道接收,在网上回复时,可以采取公开和不公开两种方式:公开回复时,值守人员通过对文字进行处理,在告知来信已被接收的同时,隐去来信人的信息和来信内容;不公开回复时,来信人可以通过提交资料时获取的密码查询办理情况。

  “互联网检务中心”的10个版块几乎覆盖了检务公开的全部内容,对公众来说,这就是一个“网上检察院”。

  近日,香港居民彭某通过“互联网检务中心”的检察长信箱反映,他认识了女子李冰并谈婚论嫁,后来才知道李冰已于四年前登记结婚,此时他已经被诈骗财物近200万元。收到网上来信后,该院批示及时转有关部门处理,事情当天就有了结果。彭某连连称赞:“检察院办事效率真高!”

  开通近8个月来,“互联网检务中心”的在线举报、在线申诉、法律咨询、案件查询、检察长信箱等版块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截至今年11月,在线举报收到举报信40封,在线申诉收到申诉信14封,检察长信箱收到来信22封,案件查询系统的点击量为270多次,开展网上法律咨询71人次。据该院控申科统计,如今公众到该院信访窗口法律咨询由平均每月19.5件,减少为平均每月7.5件。折算下来,网上法律咨询平均每月10件左右,已经超过了传统信访窗口。

  “检察院成立互联网检务中心,设置了许多便民和互动的栏目,提高了办理检察业务的效率。”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琼珍认为。

  深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增昌表示,“互联网检务中心为检察机关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行使好检察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是适应网络发展深化阳光检务的重要举措。”

  B“两法对接平台”:杜绝案件“跑冒滴漏”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是该院“网上检务办理大厅”的第十个版块。南山区检察院有关人士说,如同体育比赛一样,建设这个版块是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但是,动作难度系数高也容易得高分。

  从2004年开始,该院按照高检院、广东省检察院的要求,着手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从2005年1月与南山区15家单位会签《南山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的规定(试行)》文件,到2007年推动建立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再到2009年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网上信息共享平台”,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南山区检察院是通过政务外网建立这个平台的,该平台设置了案件移送、代理授权、案件查询、法律法规查询、机构职能和人员信息、执法通报、统计报表、基础数据管理等版块。该院侦查监督科还专门设置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侦查监督专员,专门负责平台信息审查,同时加强安全保密和防病毒措施。这些措施保证了南山区所有行政执法单位都能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案件移送和信息共享功能。

  经过检察院的不懈努力,2009年以来,“两法对接平台”已经在南山区城管执法局、南山工商分局、蛇口国税局、蛇口地税局等单位开通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情况表明,网上共享信息提高了监督效能,促进了依法行政,提升了执法合力,初步显现出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检察机关对执法活动监督更有实效的“多赢”局面,有效避免了案件的“跑冒滴漏”现象。

  C“阳光检务工作车”:流动的检察院,亮丽的风景线

  如果说,“互联网检务中心”和“两法对接平台”是把检察院延伸到了电脑桌面,建起了“网上检察院”,那么,“阳光检务工作车”就是把检察院实实在在“开”到群众身边,成为“流动的检察院”。

  说起推出“阳光检务工作车”的初衷,南山区检察院检察长王晋闽很是兴奋。2008年的一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一辆“社区防范宣传车”,突发灵感:检察院也应该有自己标志鲜明、功能齐备的宣传车。随后,在该院领导悉心指导和坐镇指挥下,在半个月时间里,调研、立项、上马、上路一气呵成———在2008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阳光检务工作车”闪亮登场。

  “阳光检务工作车”车身两侧印有检察机关职能、内设机构、举报电话等内容,走进工作车,人们就像来到了检务公开大厅;车内设置了来访接待室、检察资料室,办公桌、椅、文件架齐全,俨然一间检察官办公室。

  该院将“阳光检务工作车”主要功能概括为六个方面:跑动的检察院“名片”、流动的来访接待室、游动的检务宣传员、移动的执法工作点、活动的监督接收站、互动的民意沟通使者。为保证“阳光检务工作车”工作到位,该院控告申诉检察科设立了社区关系中心,专门负责该项业务,该中心配主任、宣传接访员。该院还订立了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工作车每周至少两次深入社区,参与“检察长巡回接访”、“千场公益电影进社区”、“知识产权服务互动日”等专项活动,广泛开展检务宣传,开展接访工作。

  今年11月12日,南山区西丽街道阳光社区工作站站长翁开焕来到检察院控申科赠送了一面锦旗,对“阳光检务工作车”服务社区表示感谢。

  事情要从今年8月说起。一次,“阳光检务工作车”接到西丽街道阳光社区工作站的电话,称该辖区内一家企业多名员工因工资被拖欠问题多次上访,请求检察院协助解决。该院社区关系中心主任温振球与社区工作站沟通协商,一起约见上访员工,当面做释法说理工作,同时走访该企业力劝补发员工工资。最终,该企业补发了所欠工资,劳资纠纷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11月26日至12月24日,到桃源街道办所辖社区宣传接访:11月26日龙光社区、12月2日珠光社区……12月24日大学城社区”———翻开“阳光检务工作车”2009年工作计划,记者看到了一份“发车时刻表”。按照这份“时刻表”推算,到今年年底,“阳光检务工作车”的行程将遍及该区全部8个街道办事处的98个社区。

  南山区检察院三大检务公开品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大代表的肯定、街道办党工委和社区工作站的好评,也在不断提升着检察工作的亲和度。王晋闽表示,“依托互联网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检察业务服务的平台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平台,这是符合新形势任务要求的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不断予以完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