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程序来保障民主

  □本报记者 宋识径 赵国勤 通讯员 王红斌

  记者:刘书记您好,您现在是名人了。

  刘朝瑞:(挥手摇头)不是不是,我还是我……

  记者:邓州是“四议两公开”的发源地,对这一工作方法,您如何评价?

  刘朝瑞:“四议两公开”本身有很强的培训功能,教会了领导干部如何用民主的方式与群众达成共识,如何通过程序决策;教会了普通群众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

  记者:怎么理解“教会了领导干部如何用民主的方式与群众达成共识”?

  刘朝瑞:我一直说,协商和妥协是民主的两个基本点,领导干部要学会协商和妥协。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成员认识的一致性。

  世界上对民主有两种理解,西方民主理念的基础是通过选举直接获得对国家的控制权,而对民主还有另一种理解:民主就是按程序办事、按程序决策,是一个议事规则。我认为,在一定程序基础上形成共识,这也是民主。

  协商和妥协需要沟通的机制,“4十2”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记者:如何理解“通过程序决策”?刘朝瑞:实体违法是违法,程序违法同样是违法。没有程序就保证不了实体,没有程序就保证不了民主。有程序的决策,一定比没有程序的决策更民主;有民主的决策,一定要比不民主的决策更科学。

  “四议两公开”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决策时必须按程序进行。现在我们的支部书记也学会说,要走程序,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记者:“四议两公开”是如何保护少数人利益的?

  刘朝瑞:世界上任何形式的民主都是多数法则。“四议两公开”是如何体现民主的呢?我认为有四条原则:第一,一事一议;第二,一人一票;第三,少数服从多数;第四,保护少数人权益。

  怎么保护少数人权益,我们有两条途径:第一,在决策过程中,尽量吸收少数人的意见;第二,提高应到会人员和表决通过的比例。举个例子,选举可以是51%通过,但如果是拆迁一个村庄,51%通过,中不中?有49%的反对,我敢说这个村庄拆不掉。因此,要根据决策事项的重要程度,相应提高应到会人员和表决通过的比例,有的提高到四分之三,有的提高到五分之四,像拆迁村庄这样的事情,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相关链接

  “四议两公开”:就是“4十2工作法”,即要求所有村级大事都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内容进行决策和公开。“四议”是指支部会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指的是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目前,纳入邓州“四议两公开”程序的决策事项包括:

  (1)本村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

  (2)支柱产业的规划和落实;

  (3)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组织实施与管理;

  (4)村组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村组固定资产购建与处理;

  (5)村集体经济的收益与大项开支;

  (6)村民对集体企业、林果集地及“四荒”地的承包经营等;

  (7)村镇规划、土地征用及耕地、山坡地的调整和宅基地的审报;

  (8)计划生育指标的分配;

  (9)重大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

  (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1)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

  (12)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