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湘菜博物馆开门纳客

  本报讯(记者 周 斌)昨日上午,以展示湖湘地区饮食文明为主题的中国湘菜博物馆在长沙劳动路正式挂牌,展品中那些唐代望城的彩瓷罐、明代耒阳的石磨、清代长沙府的紫檀木包银筷,直到文革时期的食堂饭碗,几乎就是一部活的湘菜发展史。

  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历史到底有多长?1974年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一批《遣册》竹简中,便有不少湘菜菜谱,从中可以看出汉代湘菜饮食烹调方法已发展到炙、豉、曲、糖等12种,所记录的菜品已有一百多种。今天湘菜的一些传统烹饪方法,大都是由此继承发展而来。2100多年前的这些烹调方法和调味品,大部分至今仍在湘菜的烹调加工中沿用。因此有专家分析,湘菜体系的形成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湘菜属中低档家常菜,没有粤菜的高端精品菜式,缺少最具地域特色的品牌美食。“湘菜博物馆就是要让大家对湘菜的历史有真正的了解。”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展品包括湖湘饮食器具、餐饮烹饪器具、酒楼厅堂器物、餐饮文史资料、食品加工器具、计量器具和储藏器具七大类。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