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坚守梦想,西点大王不惧病魔缠身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见习记者 肖敏

  43岁的李焕新,曾是全国焙烤技术大赛银奖得主,2000年被查出患有鼻咽癌,患病期间,他免费授徒30余名,如今却是一贫如洗。

  12月3日,在襄阳区张湾镇的“梦香西饼屋”,记者见到了李焕新。

  妻子曲勤称,丈夫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视力下降,两耳完全失聪。

  下岗工人白手起家

  李焕新生于1966年10月,1983年参军入伍,在部队多次受过嘉奖。退伍转业后,他进入张湾镇粮管所肖湾食品厂,从事销售工作。

  由于单位效益不好,1993年李焕新和妻子双双下岗。下岗期间,他们卖过水果、做过小生意。两口子都没有过硬的技术,全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1994年1月,随着小孩的出生,家庭生活更加困难。

  李焕新意识到,只有学好技术,努力工作才能让妻儿过上富裕的生活。

  1996年,李焕新离开襄樊,前往武汉、广州等地,学习烤蛋糕、面包等烘焙技术。

  1年多后,学成归来的李焕新,找亲戚朋友借了7000余元,买了一套生产面包的旧设备,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并命名为“梦香西饼屋”。

  从此,李焕新凭借西点技术一炮打响,“梦香西饼屋”的产品供不应求。

  儿子辍学为父治病

  正当生意红火之时,2000年9月,李焕新却被检查出患有鼻咽癌。在他绝望之际,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伸出了援助之手,其病情得到了控制。

  2006年初,李焕新的病情突然恶化,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昂贵的医疗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患病9年,他已先后花去20多万的医药费。

  其妻曲勤称,癌症给丈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深夜,他经常头疼得无法入眠。

  在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太高,李焕新支付不起,他现在只能呆在家中,吃止痛药,在诊所打消炎针,进行辅助治疗。

  儿子李亚斌今年16岁,初一那年,懂事的他放弃了手中的书本,主动要求外出打工赚钱,给父亲治病。

  曲勤告诉记者,现在的西饼屋已经大不如前了,只能维持家里基本的生活。

  免费培训30多名学徒

  创业时的艰辛和磨难,让李焕新难以忘怀,更让他无法忘记患癌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间真情。

  患病后,李焕新毅然决定,将自己的焙烤技术无私传授给需要帮助的人们。9年来,他免费培训了30多名学徒。

  2005年5月,李焕新和本报合作,招收了20多名年轻学徒。这些学徒大多是特困下岗职工的子女(本报曾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今年33岁的李慧芳就是李焕新手把手教出来的。2003年,李慧芳的丈夫下岗在家,她联系到李焕新后,主动提出学艺。

  1年之后,李慧芳在樊城区松鹤路开了一家西饼屋,为感谢师傅的免费授艺,她也将西饼屋命名为“梦香”。

  据了解,李焕新的30多名弟子,来自襄樊市区、宜城、鄂州、河南新野等地。

  现在,弟子们大多事业有成,经营属于自己的西饼屋。

  “西点大王”坚守着梦想

  李焕新称,他曾梦想将“梦香西饼屋”做成品牌,全国连锁经营。

  2005年4月,李焕新从全国300多名烘焙高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

  那一天,他站在领奖台上,所有镜头都对准他,闪光灯闪个不停。

  那一刻,他坚信,做蛋糕、烤面包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事业。

  曲勤告诉记者,丈夫每天都是大清早起床,打开机器烤面包,十几年如一日。

  现在的生意虽很清淡,面包销量很差。但李焕新还是坚持在做,面包卖不完,他们就自己吃。

  妻子曲勤曾多次和丈夫商量,自己想外出打工,一个月只挣1000元,也比守着西饼屋强。

  但倔强的李焕新没有答应,他坚信,只要西饼屋还在,他的梦想就不会破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