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办养老机构别制造福利不公

  

公办养老机构别制造福利不公

  张兮兮 画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兴起一股大建豪华养老机构的风气:装修精美,公寓设计,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服务,而且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品牌,服务对象直指高端老年群体——一般的入住门槛需要缴纳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每月还要额外缴纳几百元或数千元服务费用。如此豪华的养老服务,一般的普通百姓显然无福消受。引发异议的是,这些养老机构要么完全公办,要么享受土地、财政补贴、用水用电等各种优惠政策,结果却只能满足少数有钱人的养老,岂非在制造新的福利不公?(12月6日《工人日报》)

  在笔者看来,豪华不仅没有原罪,反而在一些时候该予以褒扬。比如,学校和医院就应该豪华起来,那些破旧得校舍,颤颤巍巍,四面透风,值得推举吗?学校就得豪华些、坚固些;医院就应该豪华,让患者住在其中,舒适,静美,方便。养老院也应如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终极关怀尚不是足够重视的国度,养老院豪华起来,才能更好地诠释老有所养、养得舒畅的真谛,也才能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性高度。

  因此,养老院豪华,并没有错。问题的症结在于,豪华养老院不能成了少数人的专利,如果仅为非富即贵的老人所专享,显然是制造福利不公。由此,笔者想到了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的一句话,据他称,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如果豪华养老院继续被一些富贵之人占据,这当然让人感到悲愤,有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

  此外,有媒体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有自理能力的离退休老干部索性以这些养老院为家,领着丰厚的退休金不说,还把自己家里的房子高价出租,再用租金中的一部分支付养老院低廉的成本费用,无形之中两头获利。富裕老人抢占公办养老机构资源,而真正中低收入、迫切需要社会福利支持的人群却依然老无所托。(见2006年《北京娱乐信报》)有这些两头获利、两头通吃的人,还谈什么公平和正义?如此一来势必造成更大程度的危机,使穷人根本无法到豪华养老院安度晚年。

  在当下,公平比什么都重要。“给老人一个五星级享受”,不能仅仅朝向富贵之人,更该面向那些辛苦一生的弱势群体,让所有的人平等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方是制度优越的体现。年轻时无法享受同样的福利,年老时该享受同样的福利了,别让老人在度过晚年时依然保持身份符号,制造福利差别。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