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民认为发达国家未尽减排责任 超9成人反对屈服西方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9:28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高友斌报道 今天,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齐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可能是年底之前最重要的一次全球性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然而,与表面的热烈场面不同,中国网民之间弥漫着一种对会议预期的悲观情绪。环球网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大会无法达成公平的协议,近九成的人认为发达国家没有尽到责任。

  本次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召开之前,围绕着减排责任和资金技术援助这两个主要矛盾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展开了一轮轮的交锋。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介绍,本次大会“必须”达成的一个协议应该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第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第三,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相一致的。

  英国《独立报》发表的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议题”的社论认为,纵观1992年里约热内卢峰会、1997年发表《京都议定书》以来的环保史,对此次大会寄托过高希望是不切实际的。但近日美中和许多国家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有理由让人们保持一份乐观心态。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文章称,美国国内迄今尚无相关减排立法,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历史上碳排放多,应更多承担减排义务,这都将阻碍取得更大成功。

  环球网11月底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减排”不过是发达国家打压新兴国家的借口。国内有媒体评论称,哥本哈根大会是一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博弈,“排放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气候谈判表面层次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谈判,更深层次则涉及到各国竞争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发达国家一次次向发展中国家施压,实质上是为了抢占“低碳经济”的控制权。

  环球网12月6日至7日进行的一组新的在线调查进一步表明,网民对本次气候大会的结果预期十分悲观。截至7日9时,有71.7%的人投票认为大会不会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认为可以达成的只有1.8%,其余26.5的人表示“不好说”。另外,87.1%的人认为发达国家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只有3.4%的人持肯定看法。会议召开之前,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将在大会上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在11月已经宣布的减排基础上进一步减排。对此,调查中有92.7%的人认为中国不能屈服外来压力,87.0%的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1.你认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尽到了 一般 没尽到

  2.你是否赞同发展中国家联合应对西方施压?

  赞同 反对 不好说

  3.你认为本次气候大会能否达成公平协议?

  能 不能 不好说

  4.你认为中国是否应屈从发达国家压力?

  应该 不应该 不好说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