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术后第六天 捐肾妹妹走出监护室 吴传江兄妹正在逐步恢复 治疗费紧缺已二上“黑名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9:52  兰州晨报

  

术后第六天
吴传荣走出病房,摆出“V”形手势。

  术后第六天,记者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见到了重症监护室里的妹妹吴传荣。据吴传荣自述,她恢复得还算理想。玻璃那边,生性乐观的吴传荣在记者的镜头前,笑着摆出一个代表胜利的“V”形手势。然而,吴传荣兄妹的家人在高兴的同时,还在为兄妹俩后续的身体恢复担心,更在为兄妹俩后续的治疗费用焦虑着。

  术后第六天 妹妹首次走出监护室

  12月6日,西安多雾。

  和往常一样,贾军和吕霞霞坐在病房外的椅子上发呆。这是一个周末,如果是正常上班,椅子会很紧俏,很多时候只能站着。

  在这之前,记者第一次和妹妹吴传荣取得了联系。吴传荣通过手机短信告诉记者:“医生查房时,说我恢复得很好,暂时来看身体正常,一周之后应该能走出重症监护室。医生要求我加强锻炼,这样恢复得快一些。”

  在这之前,哥哥吴传江通过电话也告诉记者,他和妹妹已可以下床,可以在病房内慢慢走动。

  就在家人认为见到吴传荣至少还要再等几天时,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当时,记者正和吕霞霞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玻璃张望病房,重症监护室的门开了,远远看去,里面缓缓走出了一个人:戴着眼镜,戴着口罩,双手捂着小腹,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这是不是吴传荣?”记者问。

  “是,是她,是传荣。”吕霞霞一眼就认出了妹妹。

  坐在一旁的贾军听到妻子走出来了,一步跨过来,贴着玻璃,怜惜地望着里面。大约10米的距离,吴传荣走了足足2分钟。站在玻璃那头,吴传荣笑着向记者招手,还摆出一个“V”形手势。

  看到亲人,吴传荣也很激动。门是锁着的,必须按旁边的按钮才能打开,但就算打开了门,还有一条铁索捆在把手上。吴传荣伸出虚弱的手,拽了拽门把手,门没有打开。

  门外的丈夫贾军“气急败坏”地指着旁边的按钮喊:“按旁边的按钮,你别拽啊。”

  按下按钮,门打开巴掌宽的缝隙。“好点了吗?”贾军舔了舔嘴唇问道。吴传荣点了点头。

  “那就赶快进去,进去休息。”生怕妻子走动时出什么意外,贾军急忙催促妻子回病房。

  就这样,一个在门外看着,一个又转过身躯,一步一步挪动着,走进了病房。回到病房后,吴传荣通过短信告诉记者:“见到亲人很开心,在病房里,我非常思念他们,还有我的孩子。只要我哥好好的,这都不算啥。”

  12月6日晚7时许,吴传荣又向记者发来短信:“我想通过贵报向所有帮助和关心我们的人致以衷心的感谢,祝他们一生平安幸福!祝所有的好心人平安幸福。”

  从稀饭到鸡汤 兄妹术后恢复正常

  从吴传江兄妹进入手术室那天起,守候在医院的吴家人的生活就只有两个片段:送饭、坐在病房外的板凳上等待。

  术后第二天,吴传江兄妹开始吃饭,尽管只能喝几口稀饭,但吴父还是每天起早贪黑,一丝不苟地给儿女做饭。第四天,病房里传出消息:可以给兄妹俩送鸡汤了,这一天,吴父高兴得不得了:能喝鸡汤,就意味着恢复得不错。

  在租住的招待所小屋里,吴父筹划着给儿女炖鸡。记者建议每天买几只鸡腿,不仅新鲜,炖完后陪护还可以吃掉鸡肉。吴父摇头反对:“要土鸡炖的才有营养,你说的鸡腿都是肉鸡腿。”

  这只鸡,是他们到西安后做的唯一一个“荤菜”,“外围”的三个人谁也舍不得吃。12月4日,记者见到吴父,他认真地告诉记者,土鸡炖完又炖,一遍一遍炖,把鸡肉都炖烂了,现在只剩骨头了。换肾后,兄妹俩身体相当虚弱,坚决不能吃有添加剂的挂面。一次,吴父买错了挂面,坐在床上懊恼不已。他自责说:“我没看清楚上面的字,这包面条好几块钱,传江他们不吃,我们吃这么好的挂面浪费呢。”

  而女婿贾军和媳妇吕霞霞,每天早晨把鸡汤送进去,然后坐在病房外等待,等到饭盒送出来,再去准备午饭,每天都如此反复着。

  坐在医院的椅子上,吕霞霞无奈地说:“每天都这么过,见不到病人我们心里着急啊,但着急有什么用?门锁着,连大门都进不去。”

  “好在我们可以每天在送饭的时候,问问护工。护工把病人的情况给我们讲一些,这样大家才能安心。”吕霞霞说。

  捐肾妹妹 再上欠费“黑名单”

  尽管在住院之前,吴家人对手术前后的花销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当一天近2000元的治疗费摆到桌面上时,一家人难免又长吁短叹起来。

  12月4日,吴传荣的名字在医院的“欠费报警单”上出现了,贾军赶忙又缴纳了3000元住院费,一家人才稍稍舒了口气。但仅仅两天后,“欠费报警单”上吴传荣的名字又出现了。

  在记者陪同下,吕霞霞在医院一楼交费处再次缴纳了1000元住院费。“按照这个速度,不会过后天,名字又会被贴出来。但现在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缴纳的费用都是借来的,现在再到哪去借啊?”抿着嘴唇,吕霞霞忧虑地说。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借助媒体,向关心和帮助我们的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我手上拿着吴传江的银行卡,周五那天,正好需要给吴传江注射抗排异药物,这个药非常昂贵,一支4300元。我查询银行卡,里面已经有爱心人士捐助的4500多元,由于这种针剂需要现金交付,我赶紧取钱买了针剂送进去。当时,我感觉心里真的很暖和。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对大家的谢意。”吕霞霞说。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 伏润之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