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俞正声的“三个绝不能”发人深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1:19  国际在线

  作者:林伟

  12月3日至4日,上海市委举行务虚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绝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牺牲为代价,绝不能以社会矛盾的增多为代价,绝不能以历史欠账的增加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改变思路和方法,实现上海的可持续发展。(12月5日 东方网)

  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强调的是更多的产出,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正因如此,听到俞正声书记所说的“绝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牺牲为代价,绝不能以社会矛盾的增多为代价,绝不能以历史欠账的增加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倍感亲切、倍感温暖、倍感振奋。

  我感到,俞正声书记提出的“三个绝不能”的观点,直率、坦白、实在,体现的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一种成熟,一种胆识,更是一种导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要求,是科学领导观的具体体现,发人深醒,令人感慨。

  众所周知,讲发展要讲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来求得经济一时的发展。有了绿水青山,才有可以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

  而一个地方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过程。当前,改革向更多领域、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经济利益的摩擦、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社会矛盾随之增多,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因此,我们绝不能以社会矛盾的增多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正确看待矛盾,把矛盾和问题当机遇,把化解矛盾的过程转变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见,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所以,绝不能以历史欠账的增加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是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

  正因如此,我认为,对俞正声书记提出的“三个绝不能”的观点,各级官员都应积极接受、正确理解、全面践行。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