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足球打假之司法能与不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1:35  法制日报

  当人们寄希望于司法机关的强力扫黑来振兴中国足球时,并不能说明司法力量真正能够成为中国足球腾飞的依靠,而只能说明现有的足球管理部门或管理体制已经“很不可靠”

足球打假之司法能与不能

  ?唐春成/画

  支振锋

  作为和平时期的“杀伐”,足球以力量与技巧的结合,使得绿茵场取代了战场,酣畅淋漓地挥洒出人类健康与野性的美,从而吸引了世界上最多人数的目光。然而,当力量与技巧被“操纵”与“交易”置换,当毅力的角逐变成了赌盘上运气的指针,当假黑赌污染了绿茵场,当人们夸张地惊呼“足球界没有一颗干净的灵魂”时,足球表现的却并不是健康与野性,而可能是病态与野蛮。也正因此,公安部门的高调足球扫赌,才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能够决定中国足球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件,人们希望司法利剑能够还足球一片净土。

  毫无疑问,足球是绿茵场,也是名利场,而有名利的地方,就很难避免不道德与不光彩的交易。假赌黑的现象从现代足球一开始,就一直存在着。所以,各国无不强力进行足球扫黑。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足球扫黑效果较好的国家,都借助了司法的力量。但对于中国来说,司法力量是否真的能够成为足球的救命稻草,恐怕仍然需要谨慎分析。

  以常识观之,也许人们可以不怀疑司法力量在足球扫黑中的决心和实效,但就中国足球的治理而言,即使公安机关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将所有涉嫌足球假黑赌的犯罪分子一网打尽,但能保证没有新的黑恶分子“春风吹又生”吗?事实上,扫黑风暴刚刚开始,已经有人担心牵连太广,可能会导致中国足球元气大伤。司法力量显然只能除弊,而不可能兴利,拔除了杂草,并不能保证长出庄稼。

  而从实践上看,治理足球假黑赌较好的国家,大多也都是法治比较成熟的国家,巴西甚至有专门的相关立法和体育法庭。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法治本来就不完善,体育界甚至向来就是法律的空白点,潜规则横行,习惯用“家规”解决问题。以前公安部门也不是没有介入过足球,但结果却不过是草草收兵,最终还是足协以“家规”搞定。明眼人已经指出,这是典型的用权力、家规排挤司法介入的案例。权力太过嚣张,司法地位卑下,问题当然难以解决。这次反赌球行动,貌似司法直接介入,但司法是不是真的独立办案?会不会再次以家规代替司法?因此,司法即便介入,其成效也仍然有待观察。

  事实上,这种怀疑已经存在。不久前,公安部公布了赌球案初步结果,王鑫、王珀等人涉嫌商业贿赂操纵比赛结果,涉及2006赛季中甲广州医药对山西路虎的比赛。但马上就有人指出,这个“赌球第一案”只是一条“小鱼”。甚至有人明确提出,这次反赌,更像是足协在转移矛盾,转移视线,将联赛恶化,足球成绩恶化的罪过强加到“赌”字头上,试图让人们忘却足协这么多年的昏庸无能。这些说法似乎都在证明着人们对足球现有体制的不信任,同时对司法介入足球的态度游移。

  但是,如果不是仅仅将眼光盯住“扫黑”而转移视线的话,我们倒是应该去问,假黑赌真的是中国足球的“毒瘤”吗,这些丑恶现象究竟是中国足球问题的“果”还是其“因”?问题的根本恐怕仍待揭示。也许,当人们寄希望于司法机关的强力扫黑来振兴中国足球时,并不能说明司法力量真正能够成为中国足球腾飞的依靠,而只能说明现有的足球管理部门或管理体制已经“很不可靠”。因此,说振兴足球始于“扫黑”是对的,不“扫黑”中国足球就没有未来,这是司法力量之所能;但“扫黑”只能是“始于”,其后的工作,还是要寄托于一个真正管用的足球管理部门和管理体制,而这就是司法力量所不能的了。毕竟,如何振兴中国足球才是我们的真目的、真问题。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