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隐患电梯揪着居民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5:40  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于海波 宋玮

  今天上午,在朝阳区慧忠北里小区里,6层高住宅楼114号楼1单元和115号楼3单元的大多数居民,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为他们加装外挂式电梯的施工队,加装电梯这事儿他们已经盼了好多年,这里成为本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试点。

  连日来,本报关于社区电梯问题的连续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在没安装电梯的楼房里,一些老人或残疾人已多年不下楼,居民迫切要求加装电梯;有电梯的小区存在的问题更多,一些电梯故障频出;有些小区电梯太少无法满足居民出行,有些电梯安全设施缺失,有些电梯常年“限行”甚至会耽误病人急救……这些问题应该如何破解?从今天起,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社区,对住宅电梯的“生存”状况和居民对电梯的诉求进行调查。

  坐着隐患电梯

  心里吓得咚咚跳

  ■探访社区 丰台区开阳里一街5号楼

  ■电梯年龄 20年

  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的开阳里一街5号楼,是一栋14层高的居民楼。楼里有两部电梯,分别在1、2门之间和3、4门之间。一位住在楼内高层的老人告诉记者,最近3个月她下楼的次数比从前少了一半,因为她不敢坐电梯:“这部电梯都用20年了,3个月前被查封,后来又复检合格了,可是一上这电梯我心里就吓得咚咚跳,只好默默祈祷它别出事儿。”

  据了解,今年9月8日,丰台质检部门接到居民举报后查封了这两部老电梯,随后物业对电梯进行了检修,并于9月20日取得复检合格证再次启动电梯。在没有电梯的十多天里,记者曾在楼里看到,这里住着不少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腿脚好的勉强能拽着扶手爬楼,腿脚不好的则需家属搀扶,走走歇歇,而年幼的孩子则靠父母抱着上下楼。“我原来每天下楼四五趟,电梯停运后我就下一趟楼,我的一些老伙伴干脆就不下楼了。”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说。9月28日,3、4门之间的那部老电梯开始拆除更新,上周,新电梯终于安好,正等待验收,只有新电梯运行后,另一部老电梯才能更新。采访中记者发现,3、4门与1、2门之间只在8层相通,两个多月来,住在3、4门顶层的居民只好先坐老电梯到8层,通过长廊走到3、4门楼层,再爬6层楼才能到家。他们不知道这样爬楼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

  开门靠抠 关门靠推 出门挨夹

  新电梯尚无着落

  ■探访社区 石景山区永乐小区

  ■电梯年龄 16年

  进入12月,石景山永乐小区84号楼的居民特别焦急,居民们说这是因为楼里有两部用了16年的电梯,5年前开始频出故障,经过大修才恢复使用,后来只剩一部电梯勉强能用,而现在这部电梯也要停用了,可更换新电梯的费用却还没有着落。

  记者在电梯旁看到,不时有居民用钥匙抠电梯门,因为“不抠它,它就不开门”;进入电梯后记者又发现,要关上门也不是件容易事儿,因为楼道里只要有风门就合不上,居民只好合力将门推拢;当记者抬头按楼层按键时,却发现有些按键已经坏了。“这电梯可不是谁都能乘坐的,谁家所在的楼层按钮坏了,就只好在相邻楼层‘下车’然后再爬楼。”居民们无奈地称之为“情绪电梯”、“老爷电梯”,而且电梯还常跳层、错层、夹人,“它夹过小孩、孕妇,连宠物也难逃一‘夹’。”李先生说,他儿子就曾被电梯夹住了脸,因为孩子害怕再被夹住,所以他只好天天带着儿子爬楼。

  石景山区质监局曾表示,去年就已责令北京芳星园物业公司对电梯进行更新。不过物业表示,更换电梯需65.6万元,该楼共180户,物业费每平方米才1元多,而且还收不齐,所以不可能由物业出资更换,只能向相关部门申请公共维修基金,但这需要三分之二的业主签字同意。但业主李先生告诉记者,截至昨天,他们尚未得到物业关于用公共维修金来更换电梯的通知。

  产权不明 物业弃管 电梯停运

  居民半个多月没下楼

  ■探访社区 海淀区紫竹院路6号楼

  ■电梯年龄:15年

  11月15日,海淀区紫竹院路6号楼的居民突然接到了物业的弃管通知,同时,楼内唯一的电梯也被上了锁,记者看到停运后电梯的控制板还被撬了出来。20多天以来,住在这栋14层高的塔楼里的居民受尽了煎熬,年近7旬的孙大爷说,自从电梯停运他就没出门,直到前天为了去幼儿园给孙子送课本,才磕磕绊绊地下了楼,回家时爬楼竟花了半个小时,“爬两层就得停下喘会儿气。”

  据车道沟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建于1995年的6号楼原是农科院宿舍楼,由农科院下属的侬苑物业管理;2001年后6号楼内的房屋大多转卖,目前原房主留下的一小部分资金已经用完,但小区内公用设施正逐年陈旧,物业管理成本加大,物业出现了亏损,所以撤离了。不过侬苑物业表示,电梯停运是因为电梯老化,需要维修。“好好的电梯突然说‘坏’了,都20多天了也没见人来修过,我们还得等多久才能出门?”孙大爷说。

  权威声音

  今年将有200台电梯 受到“安全预警”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了解到,目前全市在用电梯共有10.7万台,其中乘客电梯近7万台。由于电梯属于特种设备,通过日常的维修保养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所以国际上也没有强制报废的惯例。不过,为了排除隐患,市质监局依靠强制年审来控制电梯的安全性,年审不合格的电梯必须停运;同时,将使用年限在12年以上的电梯、上一年年审未合格又进行复审的电梯,或群众反映故障率较高的电梯,纳入隐患治理和预警评价体系,2008年,纳入该体系的电梯有150台,今年预计将达到200台,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住宅电梯。这些电梯将受到比一般维护保养更严格的强制监察。J003 J200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