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众人送别“大剧痴”马少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5:40  北京晚报

  

众人送别“大剧痴”马少波

  本报讯(记者刘琳)“身历烽火路,笔开艺苑春。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今天上午,在哀乐低回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告别大厅,上百名戏剧界人士和票友来到这里,送别被誉为“当代大剧痴”的马少波先生。前来送行的人群中,还有众多马老的生前好友和同事。

  马少波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他被誉为“当代大剧痴”。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所作的“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中的“今马”,即指马少波先生。

  今早7点半,马老的家人便已经出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开始精心布置告别大厅。“呕心沥血弘扬民族文化,睿智大勇坚持继承创新”的黑色挽联悬挂在大厅门外两侧。一进大厅,抬头即可见高高挂起的书法挽联。记者看到,挽联为迟浩田、欧阳中石等马老生前众多好友所写。“过去久远心不还,而今永别奈如何”,“马少波先生走好”……欧阳中石先生的挽联,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我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之一,马少波与中国戏剧戏曲界的很多大家都有过交流。在今天前来送行的人群中,71岁著名京剧老生萧润增先生告诉记者,他1958年从戏校毕业后就来到了中国京剧院,当时梅兰芳为院长,马少波为副院长。梅先生负责艺术上的业务,京剧院里的大事小情则都由马先生过问。

  “那时候的舞台,有老中青三代名家,是京剧最辉煌的时代。”萧先生说,马少波先生1961年调离了中国京剧院,他与马先生共处了4年时间,从马先生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马先生对戏剧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为京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先生严谨的艺术作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演出前,他都要求台毯的边穗儿都要朝同一个方向。”

  马先生的家人说,今天参加追悼仪式的,大多是他生前好友及同事。不过,记者在人群中也遇到了不少戏迷票友。票友吴先生说,京剧界谁人不识马少波,马先生是戏剧工作的前辈,11月29日那天,听闻他突然去世的消息后,吴先生等众多票友都感到非常难过。尽管今天天气寒冷,但他和其他几位戏迷还是赶来送“大剧痴”马老最后一程。J015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