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株洲市今年最大制售假盐案宣判 涉及假盐27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7:53  红网

  红网株洲12月7日讯(通讯员 青琪 高望球)改头换面后,27吨假盐以加碘食盐的“身份”进入湖南省株洲市。这起株洲市今年最大的私加工假食盐案的6名涉案人员已全部落网,日前,株洲市天元区法院对该案件进行了审理。

  6人分工协作制售假盐27吨

  

  2007年6月,受高额利润的诱惑,杨某纠集周某商议做假盐生意,杨某负责购盐,周某负责销售。因资金不足,他们又先后找到王某、黄某、刘某等人筹集资金。2008年底,周某找到旷某,要求其帮助印刷“雪天”牌食盐包装袋,将大包原包盐改装成500克装的小包食盐。同年12月,杨某以每吨460元的价格从湖北省应城以工业“元明粉”名义购得27吨原包盐,运送至株洲后以670元每吨的价格转手卖给周某、黄某、王某。在株洲天元区群丰镇湘云村,周某等人将27吨原包盐全部加工制成了500克装的小包食盐,并开始向外销售。其中有近20吨私盐已被株洲市盐务局依法查获并扣押。

  法院认定此行为已构成犯罪

  

  天元区法院认为,杨某、周某等人违反国务院《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以及《湖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和《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伙同他人从外地购买不合格食盐,并以次充好,将食盐加工包装后冒充“雪天”牌加碘精制盐予以销售,销售数量达27吨,扰乱了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和非法经营罪。

  最高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15000元

  最终,被告人周某、杨某因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各处罚金15000元;被告人黄某因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0000元;被告人王某、旷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各处罚金10000元;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稿源:红网 作者:青琪 高望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