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贾斌的惬意收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02:21  淄博新闻网

  

贾斌的惬意收藏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2009年11月1日,对我市民间收藏家贾斌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大型艺术品鉴定活动——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在淄博录制,入围的12件作品,经过激烈角逐,贾斌收藏的“金代淄博窑黑釉凸白线双耳罐”摘得淄博“民间国宝”的桂冠。专家点评说,釉光是陶瓷的灵魂,该罐光灿夺目,胎薄体轻,堪称淄博民间国宝,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代表了淄博特色和民间的收藏水平。

  贾斌当过兵,退伍后在企业工作,在国外六年,开过公司。他从1990年爱上收藏这一行后,便一直陶醉其中,到处寻寻觅觅,现在主要收藏的是古瓷,还有桃刻微雕。他的家里有藏品几百件,贵的是上万元购买的,便宜的才几十块钱。但每件藏品的价值是不能用钱来估算的。

  说起收藏,贾斌的脸上总是掩不激动和兴奋。空闲的时候,他会像一个阅兵的将军一样,把自己收藏的宝贝们拿出来一一把玩,欣赏。对于贾斌来说,每一件藏品都有着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他觉得它们每一件都有生命,都是美不胜收的。从制作的工艺、模具到印花,联想到这件物品承载的文化,曾经的历史……浑然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烦恼和忧虑,那个时刻的他,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吧。

  也许是出于对历史的偏爱和对逝去光阴的追念,每每遇到喜欢的旧物件,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贾斌总是想方设法把它买下来。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平生买的第一件藏品,是在蒲松龄门前看到的,那是一套“司马光砸缸”清代的茶具,做工非常精致,越看越觉得爱不释手,就花了200元钱买了下来,当时他是一名工人,工资不高,这一件藏品就花去了他一个多月的工资。后来他在这行痴迷久了,几乎全部的收入都用来买藏品。当然十数年下来,也交了数以万计的“学费”。1990到1997年这段时间是他搞收藏的初级阶段,因为不太懂行,仿品又多,一掏钱就会吃亏上当——卖家总比买家精。有时候他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冲动买下来,回来后经过研究却发现是仿的。他说那年到了济南的平阴,听人说有一张旧桌子雕刻得非常好,辗转找到那里看了,果然不错,于是花了五万块钱买下来,连夜租车拉回家。但是第二天,擦出来仔细研究,却发现是高仿品,也就值七八千的样子。

  和一般的收藏不同的是,贾斌觉得高仿品也是一种艺术品。他爱一件物品,是因为它的美,有审美价值,而不在于它值多少钱。

  贾斌说,对于收藏的理解,很多人的认识都停留在有钱人的消遣,或是充满铜臭味的交易,又或者怀着一夜暴富的侥幸投资心理,其实这都不是对待收藏的正确态度。他理解的收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爱好,收藏者没有尊卑之分,藏品也包罗万象,上至无价的稀世珍宝,下至几毛钱的邮票,甚至到窑址拣点瓷片,都可称之为藏品。收藏者通过解读藏品所承载的文化密码,可以在其中自己感受久远的时间,久远的文化。不但能提高自身的知识和修养,也能怡情养性。

  因为这份痴迷,贾斌利用空闲和出差的时间,曾经多次下乡去收破烂,最初的时候,是他和朋友骑着自行车,到农村人群集中的地方摆开摊,然后吆喝收破烂收古董。到市外出差,也会顺便去那些文化市场里去转转。他还曾无数次到那些古窑址上去拣一些瓷片。他说收藏要有平常心,无论是一叶、片石,只在乎收获好心情,觉得这个东西漂亮收藏就没错,就值。抱着这种心态,他淘宝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要看到美的东西,他便慷慨解囊,他觉得,那是一种缘。

  刚开始搞收藏的时候,因为交“学费”多了,家里人难免有些意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人也都受他的影响。儿子贾越轩,今年23岁,大学学的就是珠宝鉴定专业,现在已经是北京典当行的一名珠宝鉴定师了。贾斌的爱人现已退休在家,耳濡目染的,也随着他爱上了收藏这一行,张口也能说出宋代五大名窑,青花之类的专业术语,让人刮目相看。一家三口,钟情收藏,家里弥漫的都是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这样的一家人,心里肯定是宁静而快乐的。

  贾斌说,虽然经济收入大部分用来搞收藏,但是他收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要拿藏品出去赚多少钱,而是出于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收藏对于贾斌来说,不仅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获得许多美学、历史、人文的精神享受,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更为了国家这个大家——藏品是社会的藏品,一旦国家有什么需要,民间收藏会积极的捐献给国家,不至于流落到海外去。于国于民于己,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张春玲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