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宏观政策定调 释放五大信号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是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严控新上项目;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推动城镇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信号一

  重点是转变发展方式

  部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

  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读】

  “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保增长取得重要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环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进入‘后危机时代’,人们的关注点从此前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转向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特别是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支持力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也有具体部署。

  过去一年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已着手对发展新兴产业进行全面部署,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根据会议,下一步中国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将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信号二

  明年将加大政策微调

  信贷增长将放缓脚步

  【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解读】

  从会议内容看,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会议也进一步释放出加大政策微调的信号。“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好,另一方面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所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有大的变化,但应做些微调,巩固经济回升势头,避免出现新的问题,重点支持结构调整。”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分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中央严控新增投资措辞严厉,显示了加快结构调整的意图,下一步新增投资应重点用于在建项目。

  会议强调“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显示出今年可能逼近10万亿元的信贷增长明年将会放缓脚步。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速,明年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

  信号三

  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

  增强老百姓消费能力

  【政策】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

  【解读】

  近来房地产市场量价同步飙升,明年房地产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普通商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只有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老百姓收入提高了,保障健全了,才能够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动力,也才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指出。

  信号四

  降低当城里人的门槛

  通过城镇化拉动内需

  【政策】

  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

  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解读】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举措的新亮点。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冯飞说,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

  汪同三指出,从国情看,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冯飞认为,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增长空间。

  信号五

  放宽市场准入机制

  拉动民间资本投资

  【政策】

  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解读】

  姚景源分析,当前的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而投资中又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必须进行相关领域改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会议提出“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就是要拉动民间资本投资,逐步转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新华社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