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地球降温 1.5万人齐聚哥本哈根

  12月7日

  缔约方大会

  特设工作组会议

  12月9日

  缔约方大会

  全体会议

  12月12日

  缔约方大会

  全体会议

  12月15日

  非正式团体会议

  特设工作组会议

  12月16日

  特设工作组会议主席报告

  缔约方大会联合高级别会议

  12月18日

  全体会议

  缔约方大会:通过决定和结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因一些主要国家在减排问题上仍有分歧,这次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仍免不了激烈交锋。不过,联合国对与会各国最终达成共识持乐观态度。

  规模庞大

  参会总人数超过一万五

  这次大会于当地时间7日10时40分许(北京时间7日17时40分许)开幕,会议从7日持续至18日,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及众多媒体记者参加,预计总人数超过1.5万。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前气候和能源大臣赫泽高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说:“这是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错过,我们将花数年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会议开始前,多名示威者聚集在大会会场外,展示标语,高呼口号。丹麦已将全国约1.1万名警察中的6000人部署在首都应对安保挑战。

  预期乐观

  “距离达成一致不远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在会议前说,有人认为各方在这次气候变化大会上不可能达成一致,但“他们错了”,“我们距离达成一致不远了”。环境规划署6日发布报告说,与会各方距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一致“仅有数步之遥”,各国眼下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和协议目标减排量已差距不大。如果与会各国领导人想通过谈判方式达成一致是可以办到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呼吁与会者:“世界对你们寄予厚望,协议触手可及。”

  媒体声援

  56家报纸刊登同一社论

  气候变化大会得到媒体广泛关注。英国、美国、意大利、卡塔尔等全球45个国家或地区的56家报纸7日刊登同一社论,警告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影响,敦促各方采取行动。这份社论说,人类面临“严峻时刻”,气候变化的事实清楚,科学刊物讨论的问题已不再是人类是否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而是我们要减少这种危害所剩时间不多。“然而国际社会迄今为止作出的回应缺乏热情、苍白无力,”社论说,“除非我们联合一致,果断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毁灭地球,危及人类财产和安全”。

  特别关注

  黑客曝光夸大全球变暖内幕?

  批评者说,这次会议更可能对地球造成损失,因为为期12天的气候变化大会预算达2.1亿美元,会议期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相当于甚至超过一个非洲国家同期排放量。

  英国曝出的“气候门”事件中,黑客入侵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电脑并公布上千封研究人员内部邮件。有人依据泄露邮件内容指责气候研究中心采取“欺骗手段”,刻意向公众隐瞒部分不支持气温升高的数据。气候研究中心一些研究员参与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做出的气候变化报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就“气候门”事件展开调查,并将在大会上作专门说明。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在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说,所谓的“气候门”事件目的是要降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可信度,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是确定无疑的。据新华社

  议题一览

  1、制定减排目标

  目标:将全球暖化幅度限制于2摄氏度,制定2020年前减排水平,长远希望在2050年减排一半。联合国建议发达国家以1990年为基础,在2020年减排25%至40%;发展中国家2020年预测排放量减少15%至30%。

  困难与分歧:减排涉及经济成本,但金融海啸后各国不愿出钱。中国及印度等国主张发达国家应全面减排最少40%,但美国等国减排目标却低于峰会要求。

  2.资助发展中国家

  目标:动员发达国家出资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低碳经济体,加强对抗气候转变能力。

  困难与分歧: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拨出国内生产总值1%,即约4000亿美元,欧盟则主张为1500亿美元。负责机构方面,发展中国家反对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负责分配资金。

  3.新协议及

  《京都议定书》前途

  目标:决定签署具法律约束力的新气候协议日期、2012年后是否保留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或在新协议中包括其条文。

  困难与分歧:发展中国家主张保留《京都议定书》,没签署该协议的美国则反对。美国倡议各国在新协议中提出报告及可查证承诺,反对实施严厉罚则。

  4.其余议题

  森林砍伐:资助热带国家进行森林普查,减少砍伐森林

  碳市场:同意继续实施碳市场,让国家及企业通过交易排放权以达到减排目标

  技术转移:由发达国家向全球提供先进洁净能源技术

  参加气候大会 中国代表团阵容空前

  本次大会开幕一周前,中国代表团负责气候谈判的50多名代表已先期抵达哥本哈根,并与77国集团连续召开了两天的会议以协调立场。据悉,此次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中国代表共分三个团:50多人的谈判代表团,20位来自各相关部门的“气候智囊”组成的顾问团,以及大会后期由温家宝总理领衔、由国家各部门代表组成的高级访问团,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另据尼尔森与牛津大学最新公布的民调显示,各国民众最近两年来对气候变化的关切程度普遍降低,而中国却成为少数几个关切度上升的国家之一。中国民众“非常关切”的人数比例从上次民调的30%上升到36%。

  11月26日,距气候大会仅有10天的时候,我国宣布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专家认为,为实现这个“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中国可能付出占GDP1%左右的高昂代价。但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很可能会在本次会议上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增加减排。

  央视评论员、社科院亚太所政治室副主任叶海林表示,我国制定的目标是“质量减排”,是根据我国国情承受能力而制定的目标,而丹麦日前提出的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丹麦草案的做法并不科学,没按各国国情分配排放空间,可谓“穷人富人一起打”。叶海林认为,面对发达国家的压力,我国会继续在原则问题上坚持到底,坚持在“发展中减排”。据法制晚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