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昨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09:30  石家庄日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昨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致开幕辞。

  新华社哥本哈根12月7日电(记者黄堃 杨骏 郇公弟)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7日上午开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呼吁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有效协议,提出严格的减排目标,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德布尔说,他希望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能够包含三层内容:第一层是一份立即行动的协议;第二层是有雄心的减排目标和行动,以及资金支持等;第三层是关于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他指出,遭受气候变化不良影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亟须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会议结束当天就立即开始重大行动,哥本哈根会议才能说是取得了成功”。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开幕式上介绍说,截至目前已经有110个国家的领导人表示将出席本次会议后期的领导人峰会,这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机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帕乔里强调,由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气候变化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工业化以来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由此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在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高级外交官易卜拉欣说,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严格的减排承诺,各方应该继续坚持《京都议定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达成一份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

  非洲国家集团、阿拉伯国家集团、最不发达国家集团和小岛国集团的代表在会上分别发言,呼吁发达国家立即为那些最易受影响的国家提供帮助,强调发展中国家有继续发展的正当权利等,要求会议达成一份长期的有约束性的协议,同时也指出一些国家不应该利用气候变化问题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组成的“伞形集团”和欧盟的代表也分别发言,表示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合适份额”的资金,并希望会议能达成一份有约束性的协议。

  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框架,在该框架下确定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到2012年的减排目标,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之后的减排行动安排。

  会议将于18日闭幕,将有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各界代表与会。

  大批示威者“跃跃欲试”丹麦警察备战气候大会

  新华社哥本哈根12月7日电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参加者包括上百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在内,登记参会人数高达1.5万,另外还有大批示威者“跃跃欲试”。

  丹麦不仅动员全国半数以上警力投入安保工作,还积极展开警民联防并加强针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空前警力动员

  丹麦外交部负责会议组织工作的特别小组负责人斯文·奥林说,就规模而言,这次气候大会堪称丹麦迄今承办过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

  为了应对安保挑战,丹麦将全国约1.1万名警察中的6000人部署在首都。

  哥本哈根警方行动负责人莫恩斯·劳里森对法新社说,一旦需要,这个数字可以增加到9300人。

  劳里森说,丹麦警方已经严阵以待,“在整个王国动员足够力量执行(丹麦)现代警察史上最严峻的任务。”

  他说,警方预计,肯定会有示威者诉诸暴力。“我们已经对每一种突发事件做了准备,包括最坏的情况。”

  拘押中心就绪

  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常常伴随大量示威游行活动。丹麦警方已将距哥本哈根市中心约5公里处的一座仓库改为临时拘押中心。

  为了快速完成法律程序,拘押中心配备了150名警察和律师。这里在任何时候可关押350人,每天可以处理1000名示威者的案件。

  眼下可知的游行示威活动有两场,分别在12日和16日。

  绿色和平组织“极地曙光号”船已到达哥本哈根。这一组织以哥本哈根的一处仓库作为行动中心,安放了约600张便携床。

  由于发现一个可疑包裹,警方当天关闭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约一小时,通往会场的地铁也一度停运。

  花絮两则

  “诈弹”惊魂

  中午时分,记者被事先约好的一名采访对象告知不能按时赴约,因为他被堵在会场外面。

  仔细一打听,原来在会场入口安检处发现一个可疑包裹,由于担心里面装有爆炸物,安保人员立即疏散人群,封闭所有安检口,禁止人员进出。

  会议还没开始,就出现袭击威胁?这不禁让会议组织方暗自捏了一把汗。所幸约40分钟的仔细检查,证明这只是虚惊一场。

  由于此次会议参加者众多,光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百名,东道主丹麦政府对于安保工作丝毫不敢懈怠。据悉,这次丹麦政府共从全国抽调6千多名警察,几乎将全国一半的警力都调至哥本哈根,为会议保驾护航。

  人员爆满

  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谓汇集各方代表。从各国政府派遣的谈判官员到非常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再到媒体记者,丹麦政府原本估计会有1.5万人到会,没想到开会前一天要求进会场的人已远远超出预计。

  6日下午,会议组织方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紧急通知,对非政府组织成员入场临时实行配额管理,即每个非政府组织只能有一定名额的人员可以进入会场。同时,入场记者人数也被限定为3500人。

  电子邮件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会场最多只能容纳1.5万人,但要求入场者多达3.4万人,因此只得采取限制。考虑到打算参加7日开幕式的人可能也会远超预期,会议组织方将适时暂停发放会场出入证。

  此次会议的受关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接下来如何解决人员爆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是对会议组织方的重要考验。(新华社哥本哈根12月6日电)

  点评

  难有终点的赛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人类与气候变化的赛跑进入一个新节点。

  1992年,150多个国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确认地球正在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自此,一场与气候变化赛跑的“热战”拉开大幕。

  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明确这场赛跑的参与对象、游戏规则和“达标线”。其中,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专业选手”工业发达国家和“业余选手”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同“参赛”要求。

  然而,各自利益考量下,一些“专业选手”萌生退意。2001年,最大腕的美国宣布“退赛”,令世人愕然。至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这场赛跑似乎陷入停顿,场内选手开始叉腰观望。

  人类举步不前之际,全球变暖步伐却在加快。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基本断言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主因。10个月后,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巴厘路线图”重新确认以《京都议定书》为蓝本的“赛程”,并把两年后的哥本哈根设为新的出发点。

  从巴厘岛重新起跑后,公约相关方举行了9轮气候变化谈判。但工业发达国家站站设障,给发展中国家布下重重陷阱,这场马拉松式的赛跑俨然成为“障碍赛”。一些国家甚至主张抛开《京都议定书》,重订游戏规则,试图把背负经济民生重担的发展中国家也列为“专业选手”。

  然而,把国情、发展层次、能源结构、历史排放责任迥异的“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捆绑而行,这种两人三脚的游戏只会使克服气候变化的荆棘之路更加坎坷,无助于在哥本哈根达成“全面、公平和具有雄心的结果”。

  人类与气候变化的漫长赛跑中,胜利不会带来鲜花和桂冠,失败却以地球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为代价。哥本哈根不会是终点,但也决不应成为一个通往歧途的起点。(冯武勇)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