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媒:中国代替煤的另一种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10:03  国际在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月7日报道,原题:花生壳、玉米秆:中国代替煤的另一种选择?

  在北京郊区盛昌绿能公司的场地里,堆成小山的花生壳到处都是。当地农民开车进进出出,卸下干了的玉米秆换取一点酬金。花生壳、玉米秆,甚至树皮被弄干、碾碎、再处理,最终成了能被用来代替煤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该公司还生产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的炉子和锅炉,说这类炉子的能效是传统烧煤锅炉的5倍多,而且使用起来更便宜。

  “我们的炉子对村民意义重大”,该公司负责人说,“使用相当方便。我们计划与政府一道扩展。”就在通向该厂的路上,公共汽车司机毕红军(音)收到一个新炉子,这是该公司与农业部试验项目的一部分。毕说:“它很好用,与笨重的老式锅炉不同。”

  盛昌绿能科技公司是中国如何大规模过渡到低碳经济的一个小小例子。这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70%的能源依赖燃烧产生污染的煤。但中国最近已做出承诺要改变这一现状——到2020年时碳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中国将不会重复发达国家高排放、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传统发展道路。”虽然中国没制定最高排放限额,但多数人认为这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所迈出的意义重大的一步。

  “中国领导人非常清楚中国必须改善环境表现”,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主席毕杰?斯丁格森说,“中国需要降低能源和污染,以便提供美好的未来和高质量生活。”斯丁格森是中国政府最近邀请的一批专家的一员,他们制订计划帮中国的能源密集型经济实现转型。他还暗示,快速发展赋予这个亚洲巨人更快地推行绿色科技潜力,或许将避免西方的高污染增长模式,“因为中国正在积聚那么大的新实力,能够带着解决方案实现蛙跳式发展。”

  据报道,北京市城区8万户居民今年冬天已不再通过烧煤取暖。具有历史意义地段的四合院里的住户用电热器取代了煤炉,这令北京市16万户居民放弃烧煤取暖的7年计划达到最高点。但地方计划不足以解决13亿人面临的巨大挑战,亿万农村人口仍完全依赖烧煤取暖。(艾米丽·张)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