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新闻事业将生命燃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3日02:11  舜网-济南时报

  

让新闻事业将生命燃烧
工作中的陈中华(资料照片)

  推荐人:网友“鲁男子”、驻济媒体记者等

  推荐理由:我要活着,哪怕做个残疾人也好,只要能继续写稿。

  面孔掠影:

  52岁、癌症、作家,这些字眼中的随便一个,都有条件让他离开采访一线,但他还是选择了让新闻事业将生命燃烧。他,就是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特派报道组高级记者陈中华。

  记者是个年轻人的行当,别人当记者都是从20多岁血气方刚时干起,而陈中华到《大众日报》当一线记者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今年52岁的陈中华,长期在山东省作协所属文学报刊任中层干部,1995年起担任《作家报》副总编辑。1998年底,省级媒体整合,作家报并入大众报业集团。2003年,陈中华由《农村大众》进入《大众日报》。由于调查性报道出色,他通过竞岗方式进入了《大众日报》特派报道组,专门进行重大选题的深度报道。此后,他的视线一直没离开过农民、农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百姓。当记者,他就一个字:跑。他走出高楼大院,走向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为了一个题目,陈中华经常跑几个县城、几十个村庄,他采访之细、思考之深为同事所钦佩。这些年,陈中华跑遍了全省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记了满满36个采访本、120多万字的采访笔记,写出100多篇重点、深度报道,获得50项各种级别的新闻奖。

  2006年6月,正当陈中华干得起劲时,被查出患了鼻咽癌。得知陈中华患病的消息,他的农民朋友们来了。他们用麻袋、编织袋装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粮食,自己养的鸡,从各地赶到济南来看望他。这些朴实的农民朋友在他床前无声地掉泪,有的以笨拙的语言安慰他。这些在陈中华看来是那么亲切,甚至是抗争病魔的力量。治疗期间,他重新拾起笔,走不出医院,身边的病友就成了他关注的对象。他病中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有时候身体虚弱得握不住笔,就让妻子代为记录。这些为他日后采写新闻积累了不少素材。如今,陈中华依然坚守在采访一线。有年轻记者问他,你不觉得这样很苦吗?他却说:“新闻事业是我的精神支柱,采访、构思稿件、撰写文章能让我忘记病痛,无形中减轻了许多精神压力,身体的康复也许就得益于工作带来的舒畅心情。”

  美国报人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陈中华正是这种守望者,靠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他选择了让新闻事业将生命燃烧。 (据新华社)陈中华语录:

  手里没有笔,生命就如同一具空壳一般。

  我只是一个采访过他们、在报纸上真实反映过他们心声的记者,他们这样对我,让我内疚和不安。我感到欠他们太多,只能暗下决心,有机会报答农民朋友的挚爱和信任。

  我要活着,哪怕做个残疾人也好,只要能继续写稿。

  我们不是高官,没有改革社会、管理社会、解决社会矛盾的直接权力及手段,但国家变革匹夫有责,我们当然有责。用自己的笔,借助这样一个权威的媒体,表达自己的思考,从而启发读者,在这个改革的年代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有比这愉快的事情吗?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