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住在这里是一种幸福”

  昨日的蓉城寒气逼人,天空中雾气蒙蒙,但新年的喜庆气氛依然冲破了冬日的阴霾,不少市民开着自家小车举家外出,在新年的第二天前往我市周边的各个灾后重建农家林盘,享受节日的休闲。本报记者专门驱车前往了都江堰市安龙镇徐家林盘,老远就看见院落门口停放的各色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已将这片绿意盎然的乡间林盘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热闹

  婚宴摆在本社农家乐

  “来来来,祝你们白头偕老,生活幸福!”一走进徐家大院,三四十桌热闹的婚宴场面就让人不由得啧啧称赞。一对新人喜气洋洋地穿梭其中,频频向在座的“坝坝宴”客人们敬酒夹菜。

  农家乐的店主人是一位干练的中年妇女,她一边忙着招呼服务员上菜,一边喜笑颜开地跟记者聊着天。原来,开办农家乐的房屋是她租用本村村民的,真正的房主人则自得悠闲地在一旁开起了小卖部。“我家靠在林盘里边,租用了这门口的房屋,来耍的游客越来越多,我这里每天都要接待100多位客人!今天也是社区蒋书记家办喜事的好日子,村里亲朋好友都到了,热闹得很!”

  站在一旁的社区副书记蒋贵友掩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抬手指着一旁的新房说:“你看这些新房都是灾后原址重建的农家住房,房子修好已经一年了,村民们不仅住新家,靠重建的新房和环境优美的林盘,收入也越来越多了!”

  高兴

  村民住进现代化新家

  据悉,徐家林盘共安置了38户因灾损毁住房的农户,其中12户房屋严重损毁的人家选择了原址重建,26户人家则对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2008年12月,所有住户的房屋均维修、重建完毕,126名村民住进了漂亮的新家。

  绕过院落里的专用停车场,沿着小道走入林盘,每家每户的院落都用竹木栅栏或花草围栏环绕了起来,院落之间隔着隐隐绰绰的花木相互眺望,小径曲折相通,一条小溪曲折蜿蜒,绕过小桥,穿过林盘,流经每户人家门前,美丽的农家园林景象饱收眼底。记者发现,每一户人家新建房屋的屋顶还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清洁能源在这里已深入人心。

  “住在这里是一种幸福。”村民老徐告诉记者,靠着政府灾后重建的住房补贴和银行的贷款,自家只出了不到10万块钱就修起了两层的小楼,“按照标准设计的规划图,又保障安全又美观!”老徐的家里,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家具也都换成了新的,若是不看屋外的景色,还真是难以区分哪是城里小区,哪是乡村民居。“等天然气通了,我们生活就更方便了!”

  悠闲

  市民举家新年林盘游

  婚宴隔壁院落,不断前来的游客们也将亭台楼阁的小院坐得满满当当。家住石人小区的邓小红一家大清早就从市区开车来到了徐家林盘,中午在农家乐吃完了乡村特色美味后,一家人休闲地坐在院落的腊梅树下喝茶打麻将。“难得享受一个轻松的假期,既然放假时间不够出远门旅游,那来到重建后的农家林盘休闲就是个最佳选择了!价钱实惠,耍得也舒服!”

  邓阿姨的爱人程先生是个摄影爱好者,对于重建后的徐家林盘,程先生边拍边赞:“不用去崇山峻岭,也不用到浩瀚大海,光看我们身边灾后重建的农家小院,农家别墅和花园菜地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

  安龙镇成青社区的支书叶秀群告诉记者,自2008年徐家大院灾后重建工程完毕后,村民们就开始恢复了农家乐营业。由于结合了川西林盘保护,徐家大院被规划成一个具有乡村休闲旅游功能的新型林盘。每家每户在灾后重建时还特意打造了一些标准住宿间,专门用于旅游接待。经过一年的修整,如今,徐家林盘平均每天都要接待游客300多人,村民们靠农家乐等副业收入,比以前单纯种地增长了7—8倍,不少人家还买了小车,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2月,全村的天然气和光纤就将铺设完毕,到时候,村民们的生活就更美了!”

  本报记者 陈瑾 摄影 张全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