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秘岩棺绝地藏 宋代岩画隔江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3日04:10  大洋网-广州日报

  

神秘岩棺绝地藏宋代岩画隔江绘
人工在悬崖上凿出的精美岩洞中藏有岩棺。
神秘岩棺绝地藏宋代岩画隔江绘
古庙中发现的奇特龙纹柱。
神秘岩棺绝地藏宋代岩画隔江绘
古山寨。

  丹霞山一向被人们认为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其实也是一个文物资源异常丰富的“宝库”。

  记者昨日从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管委会获悉,有关部门正式结束对丹霞山管辖区292平方公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长达一年的调查工作中,文物工作者们共发现石窟寺、摩崖石刻及古山寨遗址等珍贵文物41处,其中锦江千年岩画、木平寨岩棺葬等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本报记者在丹霞山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独家对这些身居深山数百年的珍贵文物进行了“探访”。

  文/图 记者卜瑜

  通讯员侯荣丰、黄城东、毛孝东

  丹霞山完成史上最大规模文物普查 发现41处瑰宝

  发现一:三具岩棺静卧百米高崖腰部

  岩棺葬是一种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处理死者尸骨的特殊方式,尸骨通常安葬在常人难以到达的悬崖峭壁之上,在广东甚为罕见。此次文物调查中发现的木平寨岩棺葬,就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和平村委会附近的深山之中。

  日前记者随丹霞山资源环境文物监测中心的考古人员登上了寻访悬棺之旅。从和平村往西出发,穿过大片的竹林和条条溪流,便开始踏入极少有人涉足的深山之中。此处林深草密,野径纵横,如无多次进山的当地老农作向导,常人很快便会在山中迷失方向。调查队一行人艰难地在“迷宫”般的茂密丛林中强行穿越。

  一行人摸爬摔滚,经过长达4小时的攀登跨越,终于来到神秘岩棺的藏身之处。初初看去,这不过是大山深处常见的一处地势高耸的山腰,踩在没过足踝的厚厚枯败枝叶上越过一块形体巨大的山石,一座高约百米的悬崖腰部向内凹进的缝隙中三具满布灰尘的巨大岩棺赫然可见。

  发现二:

  江岸悬壁刻有北宋岩画

  此次普查中发现的锦江线刻岩画在粤北属首次发现。这两处岩画位于仁化县夏富村委会瑶山村以南2公里的锦江两侧,均镌刻于大型红砂岩崖壁上,相距400米。岩画分布面积狭长,延绵约为27米、高1米,面积较大。其中较完整的有莲生贵子图、双鱼窜洞图。岩画上亦有题字题词,刻有“宝祐六年(1258)”字样,据推断为宋代作品。

  发现三:

  岭南古山寨最密集处

  丹霞山管委会副主任侯荣丰告诉记者,丹霞山地区的古越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利用天然洞结穴而居,在悬崖之顶构筑山寨避战乱或躲匪盗。文物调查人员发现,目前丹霞山地区约有近百座各朝代遗留下来的山寨,是广东分布古山寨最密集的地方。

  发现四:

  宋摩崖石刻居粤之首

  此次文物普查中的新项目锦石岩摩崖石刻群石刻数量很多,年代自北宋景佑年间至民国年间。题字最大的为南宋淳祐六年(1246)赵汝耒所书“锦岩”二字,每字高1.8米、宽1.4米。

  现场直击

  百年岩棺

  与山谷中潮湿阴暗的环境不同,岩棺所在处视野开阔、风景优美,阳光可普射整个崖顶,干燥明亮。这里距崖顶约80米,其下便是深约100米的深崖。而静静安眠于狭长岩缝内的三具岩棺并排安置,坐西北朝向东南。

  仔细端详,这些岩棺均由当地常见的杉木制成,通体呈灰白色,整具棺木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均由竹钉和木板巧妙契合而成。经初步测量,棺木形状大致相同,长2米、宽0.5米、高0.5米。中间一具棺木有被人损毁的痕迹,而左右两具岩棺保存较为完好。

  丹霞山资源环境文物监测中心的文物调查员黄城东告诉记者,此处发现的岩棺葬年代约为明末清初。据初步判断,棺中两具尸骨均为男性。

  谜团待解:

  古人如何运棺至此

  据《仁化县志》记载,丹霞山古代居民属于“百越族”范畴。根据百越族的传说,人死之后要“安眠”需选择“万无一失”之地,才能防止野兽的侵袭和他人的损害。因此当有人死去后,通常会选择人迹罕至的高崖绝壁凿洞藏尸,称为“岩棺”。

  丹霞山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棺群当属韶石山棺材寨的大型墓群。该处有一长约300米的岩洞。洞中依次排放6副棺材,年代大约为明末清初。

  从木平寨地势可以看出,“岩棺葬”所选择的地势,为前后左右均被奇诡险峻的悬崖绝壁所簇拥之绝地,古人是如何将体形庞大的棺材运至此处,至今仍是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