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四方揽得天下英才归

  如果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的话,那么,得天下英才而用之,则是长沙一大幸事。刚刚过去的2009年,长沙市委、市政府组织揽才小分队,北上南下,西行东进,在全国各地刮起了一股股“揽才旋风”。出手不凡的揽才引智行动,必将对促进长沙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所言:“我们引进储备的不仅仅是人才,我们引进的是长沙的希望,储备的是长沙的后劲!”

  隆冬时节,广州暖意融融。长沙前不久在此召开的一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推介会,为冬日羊城更添了几分热度。近百名留学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博士纷纷表示想携项目来长沙创业,大家说,“长沙”这个城市已成为一个磁场,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和脚步。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推动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也带来了人才资源的新配置。从长沙赴京、沪、粤等发达城市揽才受到热捧可见,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长沙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成为大赢家。

  走出去

  揽才旋风刮进名校

  长沙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但金融危机以后怎么办?长沙的发展优势在哪里?

  “在冷静分析后,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必然带来全球产业重组,经济竞争必然进入一个更高层次,长沙在下一轮发展中如何赢得优势,关键还是在于人才。”2009年5月,陈润儿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如何抢抓机遇、争取主动、揽储人才、积蓄潜力。

  思路决定出路——集聚人才资源、提升人才素质,才是长沙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途径。

  长沙作出了引进储备人才的决定:从2009年起三年内,在面向全球引进百名国际高端人才和百项重大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立足需求、政策鼓励、单位自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瞄准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享誉世界的重点大学,引进储备一万名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士等优秀青年人才,把长沙打造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

  长沙吹响揽才集结号!去年6月2日,长沙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长沙——重点大学人才战略合作峰会”,65所大学“掌门人”应邀齐聚星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代表长沙市政府先后与63所大学、12家科研院所、12家企业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联盟共建协议。应邀全程参加峰会并见证了这一仪式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称赞说:“长沙计划三年内面向重点大学引进储备1万名青年人才,这在中国是个创举。”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长沙一次次向全国各地贤才发出英雄帖!借着中国长沙——重点大学人才战略合作峰会的东风,长沙市委、市政府组团分赴重点大学,将揽才旋风刮向全国各个重点高校。各招聘团到达目的地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引才信息,宣传推介长沙,古城长沙吸引着各路英才的目光。

  严寒挡不住求贤若渴的脚步。2009年11月14日,哈尔滨连降大雪,气温降至零下7摄氏度左右,但冰城高校中涌动的“长沙热”,给北国的冬天带来了南方的温暖。长沙分别在沈阳和哈尔滨举办的两场招聘会,吸引了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上千名学子前来洽谈。

  引进来

  “强磁场”吸引4万英才

  一组数字,足以显示长沙强劲的人才磁场效应:“走出去”的系列活动,共吸引了4万多名全国“211工程”高校博士、硕士和优秀本科生前来报名和见面洽谈,600多家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业、区县(市)园区单位参与,

  达成初步意向12562人。目前共有1691名优秀青年人才到岗,其中博士110人、硕士760人、优秀本科生821人。

  在2009年11月份举办的第三批见面洽谈活动中,八个片区共吸引了近3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达成意向的“211”工程高校毕业生7795人,其中博士321人、硕士5274人、优秀本科生2200人。最终通过党政人才集中面谈,共有52家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确定引进意向70人。

  通过上门对接,宣传推介,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认识了长沙、选择了长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大四学生于学凤高考时是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文科第四名、赤峰市文科第一名。她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到长沙发展,“听了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建辉的宣讲,我相信长沙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发展。”

  加盟山河智能的张澧兰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她告诉记者,“有很多留在北京的机会,但好的发展平台是我最看重的,长沙对人才的重视令我意想不到!”据山河智能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赵红梅说,7月份他们仅招了3人,但11月的招聘意向人数达到了20多个,可见长沙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刘哲,是长沙市“进重点大学,揽万名英才”第一批活动引进的一名党政储备人才,现在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工作。刘哲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半年多来认识的长沙。他说,长沙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完全出乎意料,市委、市政府开放的思想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令人惊喜。

  “长沙市委市政府揽人才的决心和态度让我们钦佩。今后我们将把长沙作为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的首选创业之地!”南京大学副校长闵铁军如是说。

  留得住

  人才欲有为长沙皆“有位”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长沙已经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做好了一切准备。

  中南大学的广西小伙子蒋忠兵说起长沙很动情,“此前我已经跟浙江一家单位签约,但长沙留住了我。”蒋忠兵说,“优厚的薪酬并不是最重要的,成长的环境才最吸引人。”

  “博士6万安家费,买房买车不交税”、“长沙优厚待遇吸引湘籍学子返乡”……“揽才团”所到之处,各地媒体争相报道,刮起一股“长沙旋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长沙的优惠政策和创业环境,几乎每篇报道都把长沙招揽人才开出的“诱人条件”放在醒目位置。

  作为一座开放的城市,长沙注重集聚人才资源、发挥人才作用。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长沙相继出台了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一系列政策。 长沙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人才管理政策,对用人单位以及优秀青年人才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落实政策的渠道进行了详细规定,为优秀青年人才在居住、落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要使长沙真正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集聚中心、创业基地和成长摇篮,让一切有用之才在长沙有用武之地!”陈润儿提出,要通过提供实践基地、共建研究机构、开展专题咨询、组织联合攻关、进行项目协作等方式,因校制宜,突出特色,为重点大学毕业生加盟长沙设立“指路牌”、铺好“红地毯”,使之成为了解长沙的一扇窗口、进入长沙的一条通道、集聚长沙的一个“磁场”。

  不拘一格地用人才,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出人才。

  有理由相信,随着万名英才的新鲜血液注入,未来的长沙必将活力迸发,在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的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