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海南财政将加大改善民生投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3日16:35  南海网

  南海网1月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李晓梅)2009年,在超额完成全年收入预算的基础上,海南省财政厅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环境中,着力解决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保等民生问题,让百姓受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海南财政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

  2009年,海南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8.2亿元,比上年增收33.2亿元,增长22.9%;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1.4亿元,比上年增收36.6亿元。全省财政收支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收入预算任务全部完成。

  据海南省财政厅厅长陈海波介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海南的工业增长受到较大影响,其中以工业为主导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东方市未完成年初财政预算,但这并不影响海南的财政收入,海南财政收入抗风险能力增强。

  首先得益于海南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带动税收比重逐步提高,旅游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迅速;其次是海南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带动和促进市县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省有17个市县超额完成年度收入预算,有16个市县增长幅度高于20%,陵水、五指山、澄迈、乐东、保亭、屯昌等中西部市县实现了40%以上增长,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的市县达到15个(含洋浦),比上年增加了五指山、屯昌两个中部市县。

  “海南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得海南财政收入抗风险能力增强,对于民生和重点改革项目投入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海波向记者表示。

  民生、重点改革项目是财政持续投入重点

  “2009年,海南省财政支出向民生和重点改革倾斜,2010还将继续加大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陈海波表示。

  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惠农、保障性住房等海南九大民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以民生促内需取得良好成效。海南把新增财力的78%和市县上缴土地出让金的85.5%投向民生,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保等民生方面加大投入,符合省委“新增财力至少55%用于民生项目支出”的决定。同时扶持房地产、高尔夫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目前财政部门动用新增财力投入民生,如用于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库区移民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入住新房;用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争取全省养老保险全覆盖,比全国提前解决老有所养。

  南海网记者了解到,2009年海南人均受惠的财政资金在去年增长16.4%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2%,预计全年落实惠农各项补贴资金12亿元,为历年之最。

  陈海波表示,2010年海南省还将继续加大在民生方面的投入,省和各市县安排使用新增财力时,要先拿出55%用于改善民生。同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重点抓好海南交通、能源、高新技术、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