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媒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06:06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周 钢 朱 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传媒市场,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在竞争中勇立潮头,是众多省级党报传媒集团乃至新闻界不得不面临的一项研究课题。

  首先从全局高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人才资源是新闻事业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知识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构筑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辈出和人尽其才的局面。

  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媒体人才发展战略,将其列为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发展战略要使其人才总量与省级党报的发展相适应,人才结构与报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人才素质提高与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同步,实现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报业长期稳定增长的良性互动。

  第三,细化并落实媒体人才发展战略。以人才兴社和人才强社战略为抓手,重视新闻、经营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实现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产业集团的转变,将媒体集群、整合经营、资本多元、品牌共赢和人才聚集作为锻造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五大战略。

  第四,不断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任用、引入、培养、流动、绩效考评、激励保障等配套机制,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链。

  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上,强化实践锻炼特色,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除竞争上岗机制外,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通过与企业互派干部挂职、到市县挂职、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选派青年新闻采编人员下基层乡镇挂职等方式培养人才,增添事业发展的后劲。

  在人才引入机制上,要提高人才引进的吸力。采取引进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吸引优秀人才。在人才招聘和人才储备上,有步骤、有计划、有规划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将触角延伸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一支毕业生来源多区域、学历构成合理化,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队伍。适应媒体发展需要,在加强引进新闻采编、摄影、版面人才的同时,加大对发行、营销、产业经营、策划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科学合理规划,不断加大对人才队伍的整体培训力度。一要着眼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二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通过连续、动态的培训,促进多层次人才建设。三要树立人才资本投资理念,增加培训在集团支出中的比重,形成以集团投入为主体,各媒体、公司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人才流动机制上,加大轮岗交流的力度,实现无障碍人才流动。在集团各媒体、公司之间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采取员工双向选择上岗和定期轮岗方式培养人才,实现集团内人力资源共享和人才的有序流动。实现记者和编辑的角色换位,记者所跑战线的重新变动,新闻、经营和行政三条战线之间部门的转换,通过这种大范围、全覆盖的人才流动,有效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

  在人才绩效考评机制上,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确定收入的高低。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针对集团内部事业、产业性质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和考评办法,以岗定绩,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

  逐步建立符合集团特点的科学合理的以利润考核为中心的质量效益型分配体制机制。改革薪酬福利体系,对于普通员工,实行薪酬与岗位和绩效同时挂钩;对于高层次管理人才,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在保障员工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方面基本权益的基础上,重点向有突出贡献和业绩优秀的员工倾斜,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收入。

  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上,通过采取多重激励机制方式。首先,建立晋升激励,对有领导意识、开拓能力的人才,采用岗位激励实现其个人设计。其次,建立品牌激励。对业务型、技术型人才,鼓励其走专家型道路,提倡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网络主持人、名专栏作家以及文化名人,构建人力资源品牌。第三,采用精神激励,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