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玲/图 来源:红网)
为鼓励爱心人士积极募捐,(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市教委直属中小学对捐赠者给予些许回报:捐赠500万元以上的个人,其子女或直系亲属可优先联系直属重点中小学,免费入学;捐赠500万元以上的单位,其单位职工可优先入读直属重点中小学。(1月6日《重庆晚报》)
也许是对我国慈善事业落后的焦虑,近期,有一些地方采用多种手段以刺激慈善事业,焦虑多了,便有些不择手段起来,前一阵子,某城市打出创建“慈善城市”的旗号,准备以政府之力促进慈善;日前,又有重庆市用优先入读重点中小学的条件鼓励爱心人士积极募捐,发展慈善。
诚然,开出这样的条件也许的确可以提高募捐的数额,但是,入读重点中小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的机会,采用考核的方式选拔入读中小学的名额也是国家保证这一机会公平公正运用的最重要方式,而现在,为了所谓的慈善,以募捐的数额来定入读中小学的名额,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笔者认为这样的慈善要不得。
慈善的目的是让高收入者无偿地援助低收入者、社会公益事业,本质是一种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相对公平的方式,但是,为了这种相对的、暂时的公平,却以牺牲机会的公平、程序的公正为代价,它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机会进一步为高收入者所把持,这种做法事实上是助长了社会的不公平。何况,就慈善募捐来说,捐一百是爱心,捐一百万也是爱心,一百万的爱心未必就比一百的爱心高尚多少,政府部门简单地以金钱数额来衡量,这在无形中是对数额较少的捐赠者积极心的一种打击,况且也未必就能在事实上提高增进慈善事业。某些政府部门之短视,何至于此?
当然,现实中,高收入者购买到的教育也许远远超过重点中小学所提供的,某些私立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并不比公立的重点中小学低,但是,在私立领域,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如果把这样一套规则移植到公立教育领域,则害莫大焉。政府本来就是维持社会公平公正最重要的防线,而如果政府部门也围着金钱转,围着富人转,抛弃了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那么社会公平公正最重要的防线也将崩溃。
对于慷慨捐赠的高收入者,政府给予其奖励也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但是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以其他的方式对其进行奖励,比如表彰、颁发荣誉奖章之类的精神奖励就是很好的办法,但是切不可把社会的公平、公正作为奖品赠送出去,若如此,对政府来说,这是政府的错位、短视;对社会来说,这是用金钱来换取公平;而对慈善来说,也是变味的慈善。
稿源:红网 作者:梁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