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胀预期骤然放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04:10  舜网-济南日报

  

通胀预期骤然放大
随着暴雪和低温而来的,是以蔬菜为首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资料照片)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10年开年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恐怕就是暴雪了。1月3日,一场59年未遇的暴雪袭击京津,随后转战山东;受暴雪影响,1月5日清晨北京最低气温达到-15℃,创近30年来新低。随着暴雪和低温而来的,是以蔬菜为首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北京市为例,大白菜、白萝卜、黄瓜、茄子的价格相比降雪前均上涨超过30%。

  进入2010年,通胀预期被骤然放大,毕竟当前涨价的不仅仅是食品,还有工业品。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到来的讨论会贯穿全年。

  重点产品纷纷涨价

  只要细心地归纳一下,老百姓就会发现,原来身边这么多产品都涨价了。最直观也是感受最深的,就是农产品。受冬天低温的影响,此次农产品涨价首当其冲的是蔬菜。

  据农业部监测,2009年12月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的走势一路上扬,截至2009年12月29日的月度平均值分别比上一个月上涨了5.2%和6.3%,比2008年12月份上涨了7.3%和8.3%。

  食品价格中更引人关注的是粮食价格。据农业部最新监测,2009年10月份我国粳米批发价同比涨9%,2009年11月份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小麦价格同比涨10.9%,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同比涨11.6%。

  猪肉价格也在上涨。据新华社监测,猪后臀尖肉和猪五花肉价格,自2009年11月中旬价格开始回升以来,已分别累计上涨了4.8%和5.5%。至于牛羊肉、水产品、水果、肉禽、鸡蛋、牛奶等农副产品,价格也纷纷上涨。

  作为占居民消费价格(CPI)权重32.79%的第一大类价格,食品价格即使是轻微的上涨,都可能让人联想到通货膨胀。更何况,涨价的不只是食品,还包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2009年,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回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截至2009年年底,国际铜价同比上涨150.84%,天然橡胶同比上涨120.51%,锌同比上涨110.81%,糖同比上涨95.68%,塑料同比上涨72.55%,燃油同比上涨70%,铝同比上涨49.37%,棉花同比上涨40.59%,涨幅更甚于农产品。

  还有水电费的上涨。2009年以来,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等众多城市调整水价,其中居民自来水价格平均上调约18%,污水处理费标准平均上调约25%。同时,自2009年11月20日起,全国非居民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钱。

  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正在加大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2009年11月,我国CPI已经由负转正,未来会不会继续快速增长呢?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认为,CPI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增长。他给出了六条理由:一是我国经济正在越过增长9%左右的潜在经济产出水平,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将推动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回升;二是翘尾因素负面影响显著下降将成为未来推高物价的重要因素;三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将增加未来通胀压力;四是非食品价格企稳回升会助推物价上行;五是“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趋势未变;六是未来流动性虽有所收缩,但仍将保持宽裕。不过熊鹏认为,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4%,出现较大幅度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今年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有一种意见认为不会,理由是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当前导致我国物价上升和下降的因素并存。导致物价下跌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物价水平最根本的因素是总供求的对比关系。当前,我国需求不足的总供求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面,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储蓄率便显示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状况反映在结构层面,就是愈演愈烈的产能过剩。基于高储蓄率之上的宏观经济平衡关系的存在,决定了我国不会出现长期、持续的物价上涨。

  从当前来看,食品价格很可能会继续上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对记者分析说,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季节性上涨、价格结构调整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造成的,按照价格波动的一般规律,未来农产品价格整体上肯定是趋于上涨,关键是上涨能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是,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六年丰收,今年回调的可能较大,难免影响粮价波动。

  影响CPI的不仅是粮价。据记者了解,2009年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为14.69%,这部分权重被公共产品和房价两类产品瓜分。进入2010年,水价、电价、天然气价格都可能会进一步上调,而这部分对居住类价格的影响达到40.8%。房价虽然没有被直接计入CPI,但是通过居住类价格的其他比重直接影响CPI。

  通货膨胀不全是坏事

  其实,现在物价增长还只是刚刚转正,过度担心通货膨胀也没必要。而且,适度的通货膨胀,CPI涨幅在5%以下,对经济往往有利无害。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对记者说,目前社会上对物价高度关注,在这种关注背后,潜藏着一种看法,即任何水平的物价上涨都是有害的,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理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实践都告诉我们,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对经济运行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在适度的物价上涨环境下,企业才具有开工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只有在企业坚持开工并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就业才能持续增加;只有就业持续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当然,如果超出了5%的范围,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会从正面转为负面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将影响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在我国,低收入户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50%左右,食品的大幅度涨价降低了这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可能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其次,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如果物价增长过快,导致存款实际利率为负,从居民的角度来说,大量的银行储蓄将涌入资本市场,进入股市和楼市,从而导致资产价格虚高,产生大量经济泡沫。再次,物价上涨过快还将考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把握能力。稳定物价是各国中央银行天然的职能,价格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货币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