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西村有人买不起房是谁的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13:54  国际在线

  作者:时九南

  华西村花25亿,打造中国第8高楼,而部分新村民买不起房。(1月12日 中国网)

  提起全国首富村——华西村,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华西村村民住洋房,人均年收入1万美元。”没想到,居然有人买不起房,这与首富村极不协调。而今,又闻华西村准备花25亿,打造中国第8高楼。恕笔者愚钝,这比民众有房住更有意义?说不定,那些买不起房的村民会指着华西村的脊梁问:到底是为“民”,还是为“名”?少盖一层,腾出钱来,补贴给买房贫困户,说不定会让村民们感恩万代?

  也许华西村会说,那些买不起房的人是新合并过去的人。既然是新合并过来的人,也是华西村村民,更需要帮扶、照顾。可现实是,每年除了送300斤大米,给几百块钱生活补助,再也没有什么多大“表示”。从中不难推测,在这些新村民们眼里,合并到华西村后,与原来的没什么两样,与新村民的愿望和期待值相差甚远。

  也许华西村还说,新村民可以购买华西集团的股份,赚钱了再买房。可是,一些新村民根本无钱买股份。虽然新村民可以进入华西村的工厂里工作,但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而一些年龄较大的新村民根本无法进入工厂工作,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活处境更是艰难。为此,笔者不禁要问:华西村并入几个新村,到底是想干什么?不是为了村民好,恐怕是看中了新村的一些土地吧?难怪报道说:“华西集团在并入的村子上建设了多家占地庞大的工厂”,“新并入的土地所带来的大部分收益,被装入华西集团”。也难怪在解释建大厦的资金来源保证时,有关人士说:“由于土地是华西村自有的,在这一块上省去了一大笔开支。”为此,笔者又不禁要问:华西村这么征用农民的土地合不合法?是不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是不是在变相侵吞农民的利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是公共富裕。既然华西村把几个新村合并过来了,就应该先富带后富,而今,却让新村民感到买不起房。该富的不能富起来,这肯定不是一个华西村新村民悲哀,那么是不是华西村的悲哀呢?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而如何避免亚当·斯密所说的“风险”呢?笔者认为,首当的应该是倡导示范作用,没有示范,何来推广与普及?而政府有关部门推动了这项工作没有?现实是,“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的这个期望,至今却让人感到越来越遥远。如此看来,华西村有人买不起房,岂止是华西村的悲哀?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