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危我危,我们与世界站在一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07:00  大河网-大河报

  1月12日下午,世界上最赤贫的岛国之一海地遭遇200多年来最严重地震,牵动全球,中、美、法、加、巴、德等国际社会均表示对海地施以援手,正如法国外交部长所言:“我们和海地站在一起。”

  是的,正如2008年5月12日,因一场更大震级的天灾袭击中国汶川,世界曾与我们站在一起一样,今天,我们和海地人民站在一起,和世界站在一起。海地地震发生后40多小时,由60多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绕过半个地球,已抵达太子港,并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之中。我们不是刻意要拔高这样的行为,但仍需指出,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之内,中国的人文基因中素来就有救危济困的传统,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人溺己溺”,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近年来,无论是在非洲,还是在南亚,世界各地发生灾难或灾荒,救援或救助队伍里总能见到中国人的身影,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生灾难时,或物资,或金钱,我们也都是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已转化为一种普世的爱心,一种庄严的国际责任意识。

  还记得2004年年底那场印度洋海啸吗?在此之前,在灾难的主要发生地印尼,刚刚发生过一起严重的迫害华人事件,许多无辜华侨被暴民杀害、奸污,家园被付之一炬,但在海啸发生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向其拨付2163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救灾款,此后又相继提供了5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援助,并向受灾国派遣了医疗队、救援队,运送了帐篷、食品等物资。与此同时,中国民间赈灾捐助活动又筹集到数以亿计的捐款。我们并非强调自己如此以德报怨有多么高大,但那次的表现则充分说明,国际责任和普世爱心既是中国政府的自觉行为,也是中国民众的普遍意识。其后的巴基斯坦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同样也进行了及时的救助和帮助。

  海地这个与我们远隔万里的加勒比海岛国,至今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但早在几年前,中国军人便已在此驻扎,担当繁重、危险而复杂的维和任务。而此次地震,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中国维和部队的战士罹难8人。这更充分说明,在“全球化”现象已遍及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的今天,连灾难也是“全球化”的。如此,“人溺我溺,人危我危”就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责任。而据最新消息,在海地这个仅有892万人的小国,却可能有10万条生命灰飞烟灭,全国超1%的死亡率,这该是怎样一种彻骨的疼痛?

  是的,疼痛!但人类却是为希望而生的,我们相信,在全球合作的框架之内,这种希望之火只会更加蓬勃。汶川地震时,在灾区曾流传一个笑话,说有幸存者获救后张口就说:“狗日的地震凶噢!老子被挖出来后看到都是外国人,还以为被震到国外去了……”这体现了中国人的乐观向上精神,但更多的则是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国际救援队的由衷感激。那么,在此次海地地震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国救援队的吃苦耐劳精神,若干年后,当黑皮肤的海地难民回味这场灾难,他们的脑海里将会浮现出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身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多年来,中国通过国际组织协调运作的对外救援救助,从未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一点,相信世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不仅是一种大国风范,更体现了一种人类的普世价值。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人类相帮互济的普世价值却是化解疼痛的良药。2008年,在“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郑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隆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现在,我们把这句话献给正在海地奋战的中国救援队。G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