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家的感觉真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4日06:48  浙江日报

  过去的一年,他们坚守在杭钢的锅炉前,活跃在台州的民营企业,守候着杭州的潮汛期;他们中,有人刚刚不远千里来到浙江工作,有人已然带着妻儿在浙江安下了家……

  过去的几天,一路“挤”春运,“新浙江人”星夜兼程回到了他们位于天南海北的故乡,在飘雪的站台等来父亲宽广的拥抱。

  除夕钟声敲响,闻到母亲端来年夜饭菜香味这一刻,他们卸下异乡打拼的压力,享受“仅仅作为一个孩子”的简单和快乐。

  本报记者连线东北、四川、湖北、安徽等地,记录、倾听这些游子们的归家脚步和心声。

  飘雪站台上,父亲的拥抱

  人物:郑伟,27岁,杭钢集团储运公司安全员

  路线:杭州出发,7日早上8时42分到达黑龙江齐齐哈尔火车站

  到杭州4年,两年没有回家过年。郑伟下车时,拖着两个拉杆箱,提着一个黑色手提袋。笨重行囊里,装的不仅有金华火腿、龙井茶和山核桃,还装了700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

  飘雪的站台上,父亲正微笑着等待游子归来。火车站到家走路只要十分钟,列车上,郑伟一再发短信让父亲不要接站,父亲,还是在零下15摄氏度低温的站台上等了个把小时。

  这是一个温暖的拥抱,透过厚厚的羽绒服都能感受到父亲的温暖。紧接着,父子俩还为由谁来提袋子争执了一番。

  按照东北习俗,“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到家后,母亲烧好一大锅打卤面,备好4样小菜,让郑伟吃了个够。

  记者打电话过去时,郑伟家正在聚会,姐夫烧了12个菜款待弟弟。“正月里才更热闹呢,爷爷奶奶名下22个人一同过年。”

  在杭钢主持各类大型晚会,这个活泼开朗的东北小伙游刃有余。可此次为20多位亲人准备礼物,郑伟张罗了半个多月。

  “礼物不求贵,图的是心意。比如买了塘栖桃酥,是为了告诉家人我工作的地方,不远处有个江南古镇。”

  “在车上还一直想着交接班的事情,想着年后的工作。回到家,所有的负担和压力都没了,只剩下当儿子的角色。”郑伟如此和记者分享回家的纯粹和幸福。

  啃啃开心果,围着火炉看春晚

  人物:陈振中, 2009年硕士毕业,从北京来到浙江移动工作

  路线:从温州出发,坐了11小时汽车,11日凌晨2时30分到湖北新阳县城,再打的回村

  不再需要父亲接站,到了县城后直接打的回家,对于陈振中来说,还是第一次。按这位湖北小伙的说法,“工作了,胆子壮了”。

  到家已是凌晨3点。爸爸起身烧了一碗家乡特有的鱼面,加了家里自己熬的猪油。陈振中知道,爸爸心疼,想让回家的他多点“油水”。但他很想有机会时跟父母说道说道,健康饮食需要“少油少盐”。

  白天下起雪,气温降到零度左右。按照传统,姐姐姐夫开始在院子里制作豆腐。晚上,一家人在柴房里烧火取暖,“围着火炉看春晚”是每年的“保留节目”。

  买年货,陈振中几乎没花钱。把单位发的干果礼盒和海鲜大礼包扛回家,妈妈夸他“长大了能干了”。刚工作时寄了几斤山核桃回家,爸妈说好吃,这次回家又带了不少。开心果寓意好,妈妈从贪嘴的弟弟手中“截留”了几包,说要留着看春晚时大家一起吃。

  “中午蒸了一只膏蟹,怎么这么咸啊?一点都不好吃。”听陈振中这么说,记者赶忙笑着告诉这个“新浙江人”,咸膏蟹是生吃的,用开水洗洗直接蘸醋吃,“美味无比”。

  “那我得赶紧告诉大妹,她出嫁了,分了只膏蟹给她家。”电话那头,陈振中也笑了起来。

  读书,找工作,从小不让父母操心,这是湖北小伙陈振中最值得自豪的地方。可没带女朋友回家过年,他却饱受了父母的一番责备。

  “我跟他们说,别着急,在大城市,我还算很年轻的哪。”陈振中说。

  5岁女儿的表演,是给长辈最好礼物

  人物:孙映宏,35岁,杭州水文系统工程师

  路线:9日晚上10时20分从杭州城站出发,11日早上9时20到重庆站下火车。中午12时坐上汽车,下午14时30分到达四川内江市

  在杭工作11年的四川小伙孙映宏,结婚后3次回老家过年,一次比一次有成就感。

  第一次,作为新杭州人,娶了“浙江媳妇”回家过年。第二次,女儿呱呱落地,住上了经济适用房,带着妻女回家四世同堂。这一次,女儿欢欢5岁了,漂亮、乖巧又懂事,美得老爸孙映宏乐颠颠地要去参加同学会,秀秀家中的大小美女。

  记者打电话时,孙映宏正带着妻女看望家里88岁的爷爷。甜甜地叫了太爷爷后,欢欢开始跳舞,跳的是今年最流行的韩国舞“Nobody”,小屁股扭扭,把太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接下去,欢欢还要给89岁的太外公太外婆表演呢。”说起“贴心小棉袄”,孙映宏的成就感溢于言表。“现在交通方便,父母经常来往于浙川之间。土特产太重都不带了,女儿的表演成了给长辈最好的礼物。”

  一路坐火车看风景,5岁的欢欢很开心,一路跟爸爸妈妈聊个不停。小姑娘现在期待的是,“爸爸说,下次回四川过年,坐飞机!”

  想回到老家,种一大片树

  人物:李明亮,37岁,打工诗人, 2008至2009年度“台州最有影响力青年”

  路线:11日下午18时从路桥客运中心出发,半夜12时至安徽宣城市双桥镇,住宿一夜后7时多起床,购买年货后坐50分钟大巴,再走40分钟山路到老家黄渡乡塘埂村

  也许是近乡情更怯,颠簸的路上,李明亮睡不着,打着手电筒翻看着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

  车到双桥镇高速路口时,司机没有如约开进城,而是就地卸下乘客。这次,随身带的手电筒又起作用了。李明亮和哥哥两家六人,在微弱电光下步行一段,坐上出租车,到了宣州区一位朋友开的旅社里。

  凌晨1点多,好客的朋友端上辣子炒小鸡,宣城特色的辣腐乳,酒还没喝,回家的感觉已经上来了。

  12日早上7时多,雪过天晴。微微合眼之后,李明亮带着家人在附近的农贸市场买了酒和糖果,给父亲买了顶帽子,踏上回家之路的后半段。

  中午12时整,到家了。塘埂村,一个无数次让打工诗人李明亮诗兴勃发的地方。无论他走得多远,行得多苦,山村塘埂,都是他身后可以倚赖的一座大山。

  跟记者通电话时,母亲正催着李明亮给家里养的“山鸡”褪毛。大年三十,家里要举行庄重的拜年仪式,为此要做不少准备。12岁的儿子早已和表哥表姐们玩开了。要过本命年的小家伙,早早在路桥的超市,给自己挑了个布老虎当新年礼物。

  身后,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年份。作为一名新路桥人,李明亮执行主编的《新路桥文化报》,在打工群体中颇具影响力;继成为浙江省作协的签约作家,被评为台州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人物外,在2月8日颁奖的新台州人才艺大赛上,李明亮的作品分获文学类、摄影类和诗歌类的一、二、三等奖。

  《想回到老家 种一大片树》,这是李明亮一首新诗的题目。他让父亲在家里的自留山上种了一片松树,想象着什么时候能回家建个农庄。

  他还希望,新年能做一点“自己的事业”,比如,将家乡的“皖南山珍”纯天然土特产和“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城的文化推介到台州来,开一家有特色的门店。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