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王下乡贫困户林进春
“咯保”——过年了
本报记者 宋国强 特约记者 曾高文
二月十三日大年三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村民林进春和妻子韩兰英在刚建好的新房前贴春联。
本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记者的“根”在基层,下基层是记者的必修课,下基层才能获得新闻的源泉。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踏着春的节拍,本报今日启动“记者过年在基层”采访活动——本报派出部分记者,走进百姓家庭,深入田间地头,体会农家乐,走访贫困户、打工户、种植户、运销户、农垦职工、拆迁安置户,了解城乡发展情况,看看老百姓的新年怎样过,农民兄弟生产生活的变化有多大,听听他们的建议……
本栏将于第一时间刊发记者们从基层发来的报道,在新春到来之际,与读者共同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早春二月,木棉花开。
山道蜿蜒曲折,汽车缓缓前行。绿色山峦中,绽放一树的红色木棉花耀眼夺目。转过一个急弯,汽车爬上了一座小山坡。居高临下,一片低矮而整齐的“金”字形茅草屋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
“啪,啪,啪……”零星的鞭炮声不时响起。今天是农历大年除夕。我们走进狭窄的小道,不时看到有村民在家门口杀猪、杀鸡。
主人林进春和妻子韩兰英热情地将我们引进他们家中——一间茅草屋内。走进屋中,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米酒香味。“今天过年,全家7口人围桌吃团圆饭!”老林笑着告诉我们。
跟着女主人韩兰英轻快的脚步,我们走进了老林家厨房。一口大锅正放在灶台上,韩兰英从热气腾腾的锅中盛出米饭放入舂米臼中,并用木棒一头上下打米。她说,每到大年三十,黎家人必定要做“糯米饼”。很快,一个个犹如馒头大小的糯米饼就做成了。糯米饼不放任何调料,吃法很多,可以蘸糖吃,也可以切片炒着吃或者放在火上烤热后吃,很香。
中午11点多了,老林一挥手,二儿子拿起对联和浆糊向屋外走去。老林笑呵呵地告诉我,要去给新房子贴对联。
据了解,为了改善黎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保护好他们传统的民居茅草屋。从2008年开始,昌江县政府正式启动全县3个纯茅草屋黎族村庄的民房改造工程。县政府免费拨付一批水泥、砖、瓦等建材,同时NGO(非营利组织资金)——(香港)中国探险协会资助每户8000元,村民投工投劳再添些钱就盖上了新的砖瓦房。
老林家的新房建在村头,屋顶很高,共有大小8间砖瓦房。就在老林家附近,已建起了20多间大大小小的砖瓦房。“这里将是将来的洪水村新村。”老林说。
很快,老林家新房的大门口、窗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老林告诉记者,虽然新房建好了,但是村民们都选择在自家的茅草屋中过年。世世代代居住的茅草屋,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所以今年春节,茅草屋和新房两边都要贴春联,都要放鞭炮!”老林兴高采烈。
再次回到老林的茅草屋内,屋中的圆桌已摆上了鸡、鱼茶、五脚猪肉和糯米饼。“这是黎族人过年最常见的菜。”
太阳西斜。老林全家围桌而坐。屋外响起鞭炮声。
“咯保”!(黎语,过年了)老林端起酒杯说道,旧的一年过去了,在新的一年里,祝我们全家平安!
“祝老爸老妈新年身体健康!祝我们全家发大财!”老林的孩子们话音刚落,屋里又回荡起一片笑声。
“咯保”!全家人齐声祝福。随后,7个酒杯碰在了一起。
(本报昌江王下2月13日电)
采访手记
王下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称,群山阻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昌江最为偏僻的黎族山区,也是全省有名的特困点。相比较发达地区,洪水村村民的餐桌上并没有太多的美味佳肴,但是小山村里的年味却更有特点。
特别是这几年,省里的民房改造工程、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给王下带来了不少变化,村里的面貌变了,村民的精神状态变了,村里过年的年味更浓了。今年除夕,洪水村村民仍像往年过年一样在茅草屋里围桌而坐,饮自酿的米酒,吃自家做的鱼茶,品亲手打制的糯米饼……但他们的心情却是新的,因为不久后,他们就将搬进已经盖好的新房,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本报记者 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