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家住浦东的“的哥”张松春就驾驶着大众出租车,沿着世博园区周边道路一路欣赏漂亮景色,一路迎送乘客。“新年了,请为世博留一句祝福的话……”只要乘客上了车,张松春便问得热诚,乘客们也都答得真诚。
做个“快乐车夫”
一对年轻夫妇坐进了车厢,“我问伊拉世博来了,要哪能做,小伙子就讲,‘讲话(用词)要注意了,勿好让上海人坍台’,”老张笑着回忆上午接到的第一笔业务。下午,车上一个小男孩回答“精彩世博,文明先行”,老张在表扬之余又问,“回去跟爸爸妈妈也这么说,而且要大家都这么做,做得到吗?”小男孩信心满满地答复:“保证完成任务!”张松春说起这事觉得“太有意思了”。
张松春虽然只读到初中,但在参加工作后,就不知疲倦地阅读和学习。写出“好文章、好诗”,是他生活中的乐趣。10年工作,不间断地每天写作,各种心得、感悟和人生哲理,穿插在字里行间。熟悉他的人,除了称他“诗人的哥”、“快乐车夫”外,近一年来,还多给了他一个“世博宣传员”的称谓。
交上五湖四海朋友
坐进张松春的车,“15秒的交谈一定能打动你。”张松春所代表的上海“的哥”形象,也“打动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在他的照片集里,无数和他素昧平生的乘客,在短短的行程之后,都亲热地与他合影——老年人与他紧紧握手,年轻人挽着他的胳膊,孩子将他当“外公”一样亲吻。
张松春觉得,宣传世博不是一种口号,出租车这样的“窗口”行业,如果能够给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宣传。“言语上的宣传是需要的,但更要实际行动。”
前几天,申城的一场大雨,让来自郑州的王先生,半小时没叫到车。“他拎着大包小包,很多出租驾驶员都嫌麻烦”,但是他把车停到了王先生面前,还提醒王先生不要急,并主动冒雨帮王先生打理好“大包小包”。
一路上,张松春还如数家珍般向王先生介绍起世博相关情况,令王先生陡升敬意。下车前,王先生把他的感动留在了张松春的留言簿上:“世博因您那一点的光芒而变得更加闪亮”。
留下千余条祝福
其实,从两年前,张松春就开始了“世博宣传”,从上海的“世博承诺”,到“世博理念”。张松春至今收藏着36本厚重的“硬面抄”。来自四海的宾朋,在乘坐了张松春的出租车后,都会留下他们的感言。“从第10本开始,乘客就开始留下世博寄语了。”
一位来自伊朗的乘客,用自己的母语和刚学会的中文,留下了“祝愿上海世博会成功”几个字,虽然中文写得有些歪,但这份情谊却透着真诚。
“已经有60多个国家的外宾和祖国各地的乘客,在硬面抄里留下了他们对世博的千余条祝福。”张松春自豪地说。在这小小而温馨的车厢里,张松春热情宣传了世博的同时,也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世博祝福,带给这座美丽的城市。
本报记者张欣平实习生何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