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悄然变化的年味:春节,中国人的感恩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5日08:1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从拜年到例行公事

  “小时候的年,那才叫过年。大年初一早晨天不亮,母亲准会把还在睡梦中的我和弟弟从被窝里拉出来,穿上新衣裳和父亲挨家挨户去拜年。那时候还没手电,都是提着母亲给我们做的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在乡间小路上走……”说起儿时过年的情景,省城居民江佳豪满脸幸福。

  江佳豪的经历对于早些年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都不陌生。随着生活模式的转变,江佳豪从农村娃变成了城里人。然而,富裕的生活,丰富的物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反而让他在每一个春节,特别怀念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

  “晚辈给长辈磕头,那是必须的。但我们的心思可不在磕头上,就想着赶紧磕完头到碟子里去抓糖,不敢多,就一块,有时老人抓几块塞在兜里,简直高兴得不得了。”谈起现在的拜年,江佳豪最深的感触就是,拜年不再是为了加深亲朋好友、邻里之间的感情而保持的一种民俗,更多的时候是不得不拜,纯粹就是例行公事。

  比起传统的拜年方式,如今,团拜、短信拜年、网络视频拜年等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受年轻人的青睐。

  礼重情意轻

  记者了解到,对于日益寡淡的拜年方式和内容,老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然而,年轻人却忽略了这一点。

  俗话说“礼轻情意重”,这句话却在这几年的春节中变了味。送礼越来越重,慢慢变成了堆积在人们心中沉甸甸的人情债。早在过年前,张敏就给自己列出了一张清单,这次过年要给领导送什么礼品,给同事和亲戚的孩子给多少压岁钱,家里请客又要花多少钱……粗粗一算,竟然也要花费四五千元。“这些钱不得不花。都是礼尚往来,过年时,为了去还这些人情债,我们反而陪自己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张敏说。

  不仅在城市,如今农村的青年拜年时,送的礼物也越来越贵,“年前我们都要打工,大家很忙,没时间选购礼品。以前是送蜜枣、白糖,后来是送麦片、桂圆,还有送烟酒,现在送高档营养品,但不如直接送红包,他们需要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家住湟中县的黄峰说。比起年轻人的人情债,很多老人对红包却不领情。听沈民方老人讲,过去,人们在拜年时,讲究的就是一个心意,礼物不在于多么贵重,更重要的是亲戚朋友们互相串门的感情,现在,虽然儿女们都很孝顺,但父母还是更希望忙碌的儿女们能够多花时间陪在身边。

  春节体味感恩

  细细咀嚼,过去那种浓浓的年味,真是有滋有味。过年了,孩子有压岁钱,有新衣服,有肉吃,有亲戚走,有鞭炮放……大人则不同,一家人和和美美、团聚一堂是最盼,舞狮舞龙忘却一年的艰辛,唱民歌、听戏曲寄托对来年的祝福,走亲戚、串门子,让亲情、友情变得松弛的纽带得到重新加固……

  如今年味淡了,并非是传统的年文化消失了,而是传统的年文化在现代文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苍白了。人们不再需要为一顿稀少而丰盛的年夜饭而期待,不再为过年的一件新衣服而认为是喜从天降,不再觉得看那唱腔呆板、题材陈旧、情节缓慢的地方戏觉得是一种文化享受。为了生活,亲人聚少离多已经成为无奈;单元化的城市生活,阻碍了人与人的亲切沟通;全国一台戏的春晚,如今成了鸡肋。成天的补课、作业、麻将、扑克、网络游戏、电视、一日三餐,千篇一律的春节生活让大人小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年年过年年年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有民俗专家指出,春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春节一定要回家团聚正是人们的一种归属感,由此表现出春节强大的凝聚力;拜年磕头是对伦理关系的再次确认,同时也是非常好的睦邻活动……在这年年变化的春节中,我们最应该体味的就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带来的感恩情结。正因为感恩,春节才会回归。 (作者:幼丽漆江月)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