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山东老区过个热闹红火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5日08:34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驻山东记者 柴安东 谭伟):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春节期间,在中国革命老区之一的山东省枣庄市,富有山东乡土特色的传统文化演出,活跃在城市乡间,让这里的人们倍感虎年的喜庆。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去山东的枣庄革命老区,看看那里的热闹红火年。

  在山东省枣庄市枣庄老街,上千名群众欢聚这里,舞龙耍狮,欢度新春佳节。每到过年、过节或者时逢喜事,这里的人们都要把象征着吉祥、和顺、团结的龙狮舞起来,这个传统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今年的舞龙比往常更加热闹,参加演出的队员们在把欢乐带给大家的同时,自己也融入到欢乐的海洋。

  演员说,“为了老百姓演出内心很高兴,积极性都很大。现在有这个条件了,都施展施展吧。我们感觉很荣幸、心情是很愉快的!”

  龙腾狮舞、威风锣鼓各显绝活,比着热闹、赛着开心,精彩连连的节目让在场观看的父老乡亲们乐的合不拢嘴。观众说,“好极了,把大伙喜得了不得;这次活动很好,很高兴;就是图个热闹、图个高兴,合家欢乐!”

  同样热闹的还有荣华里社区,这里的居民们自发的聚在一起,用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类小节目来迎接新年。用大家的话说,没有人在乎唱的、跳的是不是专业,就是图个热闹喜庆。“闺女在里面扭秧歌,俺家都在这里面玩着呢,多开心,经济上又没有什么困难,跟着玩吧,娱乐着好!”

  除此以外,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当地民间曲艺——运河花鼓和运河大鼓,在今年的春节经过艺术家们整理,又重新走到寻常百姓面前,给节日里的百姓增添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市民尹晓峰说:“不光让小孩感受到过年时的传统风俗,也让我自己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样子。我觉得非常好,都挺高兴的!”

  节日的枣庄,不仅白天热热闹闹,到了晚上,铺天盖地的各式花灯也将枣庄点缀得喜气洋洋。一座座形神兼备的造型灯组描绘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三五成群的徜徉在灯的海洋中,展现出“灯在景中生,人在灯中游”的美丽画卷。在民俗花灯会组织现场,负责人杨庆军说:“这次不仅有1000盏灯,而且每天都有两场文艺节目。两条龙、四个狮子、高跷、旱船、毛驴等传统民俗均有,白天唱戏演节目,晚上观灯。”

  今年春节,对于已经退休的煤矿职工李宗水来说可是与往年大不相同。得益于枣庄市的棚户区改建工程,他一家8口人告别住了40多年的小工棚房,在春节搬进了崭新的新居。新春、新家、新希望,看着新居内墙上贴着的大红福字,李宗水不由得唱了起来:“路路都畅通,家家是小康房……现在是过的什么生活,过上天堂的生活!”

  同样感受到温暖的,还有住在大山深处的枣庄市北庄镇的63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大年初一清早,他们迎来了代理妈妈。屋外虽然是天寒地冻,而室内确是温暖如春,63位代理妈妈不仅给这些孩子们送来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一起谈心、做游戏、搞联欢,用他们的真情和爱心,让这些孩子们在这万家团聚欢度新春的日子里,享受关爱、不再孤独。“(他们)专门来山亭看望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学费和学习用品,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我真的好激动、好高兴。我非常的感谢他们,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和关心。”

  从1998年至今,枣庄市的“代理妈妈”已达2万多人。今年春节期间,这些代理妈妈们有的将孩子接到家里过年,有的到这些孩子的家里去看望,使这些孩子不再孤独。

  城里欢声笑语,农村锣鼓喧天。富裕起来的枣庄农民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着新春的喜悦。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原来在农村从初一到十五是传统放假的时间,此间,过团圆年,吃团圆饭,吃喝玩乐,尽享天伦之乐。可如今在枣庄农村,这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山亭区水泉镇的樱桃种植专业户王法宝大年初一都不歇,年初一吃过饺子,拜完年,他就来到大棚里照料自己的樱桃。 “一斤能买30多块钱,一个大棚能挣两万多块钱,这个年过的值。”

  永安乡农民刘连金说,过去他们春节拜年,一是访乡邻,二是走亲戚,三村五邻你来我往,走不出那个多年一贯的老圈子。现在不同了,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成为拜年的新形式,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和上网拜年已经不稀奇了。而且他们拜年的对象也突不再单单是一些亲朋好友,给一些生意伙伴、打工工友拜年也加成了必需。刘连金还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一大家人也不再像往年聚在一起大吃大喝,打扑克、搓麻将了,而是利用春节团圆、走动的机会,在交流情感的同时,交流致富经验,传送科技信息。“咱农民都知道信息致富甜头了,所以说,抓住春节亲过年的这个好机会互相交流一些致富经验和科技信息,准备来年大干一番,让生活过的更好。”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