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好心人帮我们过上好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5日09:41  深圳特区报

  2月13日除夕当天,本报记者和本报职工、五星级义工邱小香拿着慰问品和慰问金,来到罗湖区太白路松泉公寓,看望王友娣和女儿吕美清、吕燕祺。7年来,本报一直关注着这家特困户,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她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2004年1月春节前、首届关爱行动期间,本报收到王友娣小女儿吕燕祺的来信。信中说,妈妈王友娣1996年离婚,带着8岁和5岁的两个女儿,用微薄的收入为弱小的孩子撑起一片天。年关到了,别人家贴对联喜气洋洋,妈妈却手捧对联泪流满面……本报员工自发捐款,将关爱送到这家特困户家中。当时,在王友娣不到20平方米的蜗屋里,没有冰箱、彩电、电话,却有一盏擦得锃亮的煤油灯,那是吕美清、吕燕祺姐俩用来照明做作业的。

  随后,本报刊发《感谢报社的好心人》一文引起社会各方对这家人的关注和帮助:罗湖区民政局帮她们报批医保;好心人为姐妹俩在寒假联系临时工作;电信部门免费为其安装一部电话……

  此后,逢年过节,本报都没有忘记这一家人,都会前去慰问。2006年7月,吕美清被深圳大学物理系录取,吕燕祺也上了高中,但两姐妹的学费缺口很大。本报刊发通讯《煤油灯下苦读坚韧成就梦想》,再次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向她们伸出援手,让两姐妹都顺利上了学。

  除夕日上午,记者在王友娣家看到,她们家里摆着怒放的百合和水仙,也更换了一些新家具,虽然陈设仍然很简陋,但是条件比过去好多了。

  吕美清告诉记者,进入大学后,她就开始勤工俭学。每周一至五晚上和周末两天,她都去做家教,帮补家庭。她认为,现在孩子没有生活的压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作为一个家教,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吕美清有时也会用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学生成长。她的目标是:当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培养更多的孩子成材。

  吕燕祺现在是深圳职工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与设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为了帮补家庭,她也在寒假打工,晚上6时半至次日上午8时,到火车站当“检票员”。

  临走前,记者将市关爱办的慰问金送上,祝福王友娣一家新年的愿望能实现。王友娣连声道谢,她说:“没有深圳特区报,没有社会上的好心人,我们这个家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