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姚滨的“后悔”和赵宏博的从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6日09:45  东方网-文汇报

  当地时间2月14日,情人节,温哥华冬奥会恰巧迎来了充满浪漫情调的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首日短节目角逐,中国冰上伉俪申雪/赵宏博第一个出场,在英国摇滚巨星布莱恩·梅的作品《渴望永生》伴奏下,表演几近完美,以76.66分刷新了国际滑联的历史最高分!赵宏博说:这个历史最高分,是送给小雪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赛后接受采访时,中国队总教练姚滨笑盈盈显得心情很好,一开口,却令人意外地说起“后悔”。

  “离奥运会金牌最近的一次”

  混合区内,中国的记者们围住了姚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局:中国选手在前五中抢得三席,头号组合申雪/赵宏博虽抽到“下下签”——第一个出场,却高居首位。

  姚滨前不久曾经预言,这回是中国花样滑冰离奥运会金牌最近的一次。很自信。“那么今天的开局预料到了吗?”“想到了。”姚滨依然自信,虽然接着又说“今天有点紧张”。申雪/赵宏博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第一个出场,从来没有过;但得的分数恰恰是最高的,刷新了之前他们保持的75.36分的纪录。“老二”(庞清/佟健)也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老三”(张丹/张昊)这个赛季短节目最差只拿到60多分,没想到这回拿到赛季最高分。总教练称呼他的三对选手,如同称呼自家孩子,“老大”自然就是申雪/赵宏博。

  不过接下去的比赛会更激烈。因为今天进前五的选手,全部获得70以上的高分,而前两位选手的分差不到1分,是历年来最接近的一次。“太微妙了!”姚滨说。

  “命运总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温哥华冬奥会双人滑的赛场上,不出所料地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新人顶替了老将。而中国,却还是姚滨手下的三对选手在打拼,老大已经拼了十几年,老二、老三征战冬奥赛场也有近十个年头。“人家都在更新,我们还在这里。德国前几年冒出来的这对选手,和俄罗斯的那对一样,都是强强组合,搭档都不是同一个国家的。而我们的起点差些,佟健本来是跳冰舞的,庞清是女单出身,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不容易。再说,赵宏博跟腱断裂过、张丹个儿长高了……”说到这里,姚滨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当初要不是为了找份工作糊口,才不会选择花样滑冰呢,“现在想想后悔!这么难,谁愿意干这个啊?而且我们的命运总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姚滨的一句“后悔”,说出了中国花样滑冰乃至冰雪运动的艰难与尴尬:项目的“人口基础”薄弱,在世界重大赛事中缺乏话语权。

  “人口基础”薄弱,但我们依仗着体制的优势和团队的超常努力,硬是将花样滑冰带上了世界之巅,姚滨手下三对选手,在近几年的世界大赛上全部跻身前六名,他也因此被誉称为“极品男”。更极端的例子是女子冰壶,全国只有不到200名选手,大多数国人甚至不知这是个什么项目,去年中国队却先后登上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

  竞技水平可以依靠一定的条件快速提升,但这些运动项目的整体实力,以及话语权等“软实力”,很难改观。在冬奥会等世界重大赛事的赛场上,很少能见到中国的竞赛技术人员、裁判人员的身影。

  对建筑在“软基础”上的成绩和前景,姚滨心知肚明,也心存无奈。双人滑的自由滑比赛,相当于这个项目的决赛,将在当地时间15日举行。“对于金牌有没有期待?”有记者问。“金牌?不期待。因为这不是我说了算,金牌谁都想要!拿第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水平、精神面貌发挥出来。”姚滨这样作答,接着又说:“拿了金牌就万岁了,不拿就全都是缺点了?!我绝对不是这么想的。”这是他一贯的语锋。

  追求金牌,享受比赛和运动

  36岁赵宏博,个性张扬,谈吐却稳重。拿下短节目比赛第一名,他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被邀请第一个发言。“今天只是短节目,现在又都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了,最后结果还要看明天。祝大家明天好运!”

  曾经三夺世锦赛冠军、两获冬奥会铜牌,曾经跟腱断裂,后又退役两年,此番重返赛场,他就是为了圆梦冬奥会金牌。不过,第一个出场比赛完后,赵宏博和妻子申雪很享受地观看了其他选手的表演。追求金牌、享受比赛,是申雪/赵宏博这次参赛的心态。

  享受运动、享受比赛,他们把每天的重复与枯燥变成快乐与从容。尽管中国冰雪运动目前还有许多困难,基础还比较薄弱,但这份快乐和从容,显示着中国体育的一些微妙而关键的变化。

  本报特派记者叶志明(本报温哥华2月14日专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