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习”一个不回家的年 8位在穗实习的贵州大学生,为避“烦心事”成“恐归”一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7日02:30  南方都市报

  

“实习”一个不回家的年
年三十,8位来自贵州的大学生留在广州过年,家乡版年夜饭一上桌,大家就抢了起来。(图片由 单雄 拍摄)

  辣子鸡、蒸腊肉、芹菜炒牛肉干……年三十,窗外淅淅沥沥地飘着小雨,窗户上早已蒙了一层雾。8名来自贵州大学的大四学生,在远离家乡的广州、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吃了一顿贵州版的年夜饭。

  8个同学时而碰杯互祝,时而嬉戏着抢菜大闹。当问及他们是否想家时,刘元鑫毫不犹豫地说:“想!能不想家吗?我爸妈一直打电话催我回去,不过哪个做儿女的不希望父母脸上有光呢?”

  是什么,让这群大学生在本该与家人团圆欢庆的节日里留守异乡,成为“恐归”一族呢?

  在实习地夯实就业资本

  这是单雄第一次离家过年。22岁的他今年即将毕业,此次到广州是为了实习。为了能有一份漂亮的实习简历,并借此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单雄及另外7名同学毅然决定春节不回家。

  年前几天,爱好摄影的单雄每天都会带着相机去火车站“写生”。用他的话说:不能回家就看看别人回家的情况。“如果可能,希望让他们把我想家的情绪带给我爷爷奶奶。”单雄的嘴角微微有些许抽动,“恐归族我知道,现在网上很流行的。”

  单雄和他的同学们,大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花着父母一大笔钱在广州实习,就应该把每一分钟、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我知道爸爸妈妈想我,我也很想他们,但来去一趟的车费又是很大一笔钱,也会耽误实习的时间。”老家在贵州安顺农村的邓春,细细地盘算过回家的成本,“回去的话,这几百元路费,对家里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而留在这里过年,几百元足够我生活大半个月了。”停顿一会儿后,她接着算道:“这次就算有一些不错的实习成果,但如果不能转化为一份现实的工作,我没法向父母交代。”

  不能承受的“面子”之重

  安排这群学生实习的熊老师认为,初入社会的实习生第一年就不回家,显示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种种恐归的心理已经和传统与亲情形成博弈之势。

  “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快点得到一份工作,这样不仅能缓解家里的经济状况,还可以风风光光地回家。”单雄言语间透着一些无奈。而许多“留守阵地”的外地实习生,都有着与单雄相似的想法。

  范笛是这群同学中为数不多的回家过年者之一,然而她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这一决定感到后悔。在M SN聊天时,范笛就发起了牢骚,“只要一聚会,亲戚朋友都会问工作怎么样,工资怎么样,自己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对比的对象。”范笛无奈地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回来呢!”

  熊老师说,“恐归族”还揭示出一种比较典型的东方文化心理,“东方文化比较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人们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别人发现自己不成功或是认为自己不成功。因此,这些实习生更会给自己加强心理暗示,觉得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回家会让自己和家人没有面子。”

  “恐归族”远乡情也怯

  梅林也是早早就决定了不回家,并且劝说父母来广州过年。她觉得这样既可以和家人团聚,又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父母过来当然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毕竟他们不是每年都过来呀”,梅林乐呵呵地说。

  在单雄的理解中,“恐归族”是指那些在外地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回家团圆的人们。“恐归族的恐惧,并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节日回家的种种烦心事折磨之下,一种本能的反应。”

  “我现在恐怕已经加入这个家族了吧。”单雄举起相机对准候车的人群,快速按下快门。透过相机的镜头,他用自己的方式,将乡愁定格。

  1月12日凌晨,单雄把年前在火车站拍的部分照片传到“恐归族”的帖子中。方寸之间,远乡情也怯。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40人参加),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被调查者中,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调查显示,“回家的各项开支太大,无法承担”成为“恐归”首因,70.0%的人选择此项。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