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伟大来自平凡的坚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7日08:15  解放日报

  本报特派记者邱曙东 见习记者孔令君

  虎年新春之际,记者来到都江堰,看到上海援建援助人员不少留守阵地。过去一年,太多感人的事迹,曾经流淌在记者的笔尖,见诸报端,而今回眸,令人动容,正是:伟大来自平凡的坚守。

  守望相助一年间,彩云长在有新天!

  为打通“生命线”——他们日夜坚守在“天路”

  【感动回眸】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中铁二十四局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向每个工段派出一名施工员和一名技术员,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则同时派出一名监理。这些管理人员与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区,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常常一个星期才能下山洗一次澡。

  ——摘自本报2009年4月28日第1版《八百壮士鏖战“生命线”》

  “终于能洗个澡了”,在都江堰市内一处公共澡堂,记者看到,从山上下来的工人们几乎是跳进池子的,他们至少10天没洗过澡了。大年三十,蒲虹公路项目经理崔纯纯给约400个春节加班工人放了半天假,“自从援建开始,我们就没有休假想法,今天终于能轻松一下”,崔纯纯一脸疲惫。

  蒲虹公路是都江堰市蒲阳镇通往虹口乡的公路,被称为虹口乡的发展之路、“生命线”,但因其工程之难、条件之艰出乎想象又被称为“天路”。

  猛攻拦路虎!崔纯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都守在海拔1450米的工程最高点——卡子垭口,“卡子垭口打通之后还有降坡、拓宽等工作,新的工程队进驻了,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说,“在挖掘机、压路机的轰鸣声中,每天6点便要起床工作了,晚上常常要开会,那张上午8点到下午6点的作息表形同虚设”。卡子垭口不仅洗澡难,喝水吃饭也很难,吃的要从山下送,饮用水也是用铲车从山下运来,来回18公里道路颠簸,满桶的水至少要洒掉三分之一。

  离虎年还有几天,崔纯纯把工地上10多个属虎的建设者叫拢来鼓舞士气:“你们几个活老虎带头,早日攻下一个拦路虎,有没有信心?!”

  “有!有——”虎虎生威的吼声,回荡在山谷。

  为啃下蒲虹公路这一上海援建的最后一块“硬骨头”,现场副指挥长王云凯因为过度劳累,前几天晕倒在办公室,今年春节他没回沪,从医院拔掉针头就往工地赶;项目副经理唐耀福的老父亲过世,他在办公室掩面而泣,只得站在门口向东遥望,在心里祭拜,今年春节他又坚守在工地;副经理敖志勇是四川乐山人,以前每年都从上海回家过年,但奋战在都江堰的两个春节里,他都没回家……

  为都江堰人健康平安——他们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感动回眸】从去年6月开始,上海卫生系统陆续派出一支支医疗队伍,前往都江堰一线实施援助,现已累计派出1047名医疗卫生骨干。他们不但亲临一线,更注重“授人以渔”。

  ——摘自本报2009年12月27日第3版 《上海援建都江堰14个乡镇医疗机构交付使用“三把钥匙”暖人心》

  春节期间,在都江堰海蓉药业公司上海医疗总队驻地,医疗队总领队卢伟的手机响个不停,女儿的短信一条接一条:“爸爸,你那里冷吗?妈妈要你多穿点!”“爸爸,我好想你啊。”

  卢伟是上海疾控中心副主任,他是第3次到灾区援助。2008年5月震后第一时刻,他带领上海医护人员深入汶川一线开展防疫工作;2008年12月到2009年6月底,他作为第三、第四批上海医疗队的领队,赶赴都江堰;2009年12月底,他又作为第七批上海医疗队总领队再赴都江堰,将来还要负责第八批医疗队。

  来都江堰次数多了,女儿未免不解。有次发来短信:爸爸,我问你个秘密,你是否在都江堰还有另一个家?卢伟看了哭笑不得。“孩子,你在上海很幸福,都江堰人的健康需要帮助啊!”卢伟使劲解释。打这以后,卢伟的手机铃声变成《国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慢慢地,远方的女儿听懂了这手机铃声的含义。

  卢伟介绍,今年有30多位上海医生留在都江堰过年,他们会在都江堰各医疗机构参加顶班,负责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为都江堰人过好春节站好“健康卫士”的岗。

  现在,许多都江堰居民面临疑难病症时会“点名”向上海医生问诊,遇到手术会再三要求上海医生主刀,但卢伟认为,“虽然上海医生技术好,但不希望他们在这里包揽太多的大手术,而是要向当地医生多传授一些费用不高、易操作的医疗技术。比如,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结对的瑞金医院,正向当地医生传授心血管快速通道技术。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为了都江堰的明天——他们乐做“蜡烛”和“人梯”

  【感动回眸】灾后首个冬天,都江堰师生的衣食住行,牵动着支教老师的心……张斯恒老师得知住在板房中的当地老师晚上冻得无法入睡,就捐钱为13位老师购置了电热毯……

  ——摘自本报2009年1月22日第7版《板房讲课小窍门:站教室中间》

  上海市娄山中学原副校长张斯恒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都江堰市崇义中学支教一年后,在此结下浓浓师生情。网上聊天、电话、手机短信、书信,让张斯恒的一颗爱心久久拴在了都江堰。崇义中学学生大多叫张斯恒“张爸”或干爹。2月10日晚上9点多,初二学生陈宇桃又与他们的上海“张爸”聊开了:“哦,张爸好啊!”张斯恒称每个学生为宝贝,“宝贝,过年好,祝你越长越帅,越来越乖哈……”去年春节,张斯恒将6位家境困难学生接到上海过年,陈宇桃是其中之一。今年春节来临,那种节日的温馨似乎一直在都江堰孩子的心里弥漫着。

  张斯恒支教时担任崇义中学副校长、七(2)班语文教师,回沪后任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兼上海市兴塔中学校长。记者问他有多少学生还与他保持联系,答曰“有几百个”,常常是手机被打爆。有次,一个学生很晚了打电话到他家,问他为何不回短信,原来是短信塞满了进不来。

  初三学生杨炯升学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来短信,张斯恒问他怎么回事,杨炯说自己只考上职业高中抬不起头,张斯恒勉励他只要努力到哪儿都能学本事,并且奖励他2000元学费。初三学生刘雪娅考上自己心仪的艺术学校,到成都就读的当天就给她的“张爸”写来一封长信,吐露内心的彷徨:自己喜欢文艺表演,但又怕将来找不到工作。张斯恒开导她: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对社会有用就可……

  春节留守在都江堰的上海援建指挥部社会工作组组长张伟令说,目前上海派到都江堰支教的老师第一批67人已结束,但他们回沪后几乎都与都江堰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解决他们的学习疑难和思想疙瘩。

  道德的最大秘密是爱。为了都江堰的花朵,上海支教老师就是这样一年四季浇灌着爱心,快乐地做着“蜡烛”和“人梯”……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