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东人的“三日头”排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7日08:15  解放日报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天长日久以来,淳朴而好客的浦东人在婚庆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婚庆礼数。其中,宴请宾客的“三日头”排场,自然是一场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顾名思义,“三日 (日字在浦东方言中读聂)头”排场,意味着婚事要办三天。第一天为“下预告”,第二天为“正日”,第三天为“敲甏底”。下预告这一天,屋前的场头上要竖起毛竹搭起油布棚,预先请好的厨师老爷要进场开始准备正日宴请宾客的菜肴,要用全只猪头、全只鸡、全条鱼等菜肴与果品贴上红纸祭拜祖宗与灶君,还要做团子分送给村邻与亲朋好友进行预告。正日,是迎娶之日,不仅场面隆重而且程序繁琐。女方的喜诞一般是开在中午的,席毕在众目睽睽之下要举行一个发嫁妆的仪式,由阿舅动了动脚马桶,男方派来拿嫁妆的人方可蜂拥而上动手搬嫁妆,这个场面当然是增加了不少婚庆热闹的气氛,然后才是由新郎领着迎亲的队伍来迎请新娘上轿,过去必定要租用八台围满珠子的花轿的,故浦东自有着“人生一世头一回,花花轿子抬一抬”的民谚。自从花轿绝迹之后,迎亲就改由独轮车、自行车、手扶拖拉机了,改革开放以来,迎亲的交通工具几乎是清一色的轿车了。新娘临上轿时,还有新娘“哭出嫁”的习俗,所谓是“女家哭得震天响,男家财产嗒嗒涨”。将新娘迎进门后,男方的酒席还不能开席,非要等新郎将阿舅邀来之后方可开席,所以浦东人也将男方的酒席称之为“阿舅酒”。最后一档节目便是“闹新房”,因为浦东乡坊有着“三日无大小,公婆也可吵”的“越闹越发”的规矩,所以参与闹新房的人尽可不必拘束地变换着花样尽情热闹一番。至于敲甏底,原本一来是邀请左邻右舍来把剩酒、剩菜吃掉再热闹热闹的意思;二来是趁机表示对连日来帮忙的村邻和至亲的感谢之意。而这一天一对新人则要回门,晚上一般还要摆“邀老客”的宴席,把新娘的叔伯姨姑邀来认认门口,由新郎的一批长辈陪着饮酒笼络感情,席面必须以预留着的原封不动的正席待之。“邀老客”结束,“三日头”排场才算圆满收场。

  浦东人的“三日头”排场显然是一种传统的体现,也是向来信奉“亲不过故乡人、甜不过家乡水”的浦东人的一种热情好客之道的体现。约定俗成的婚庆礼仪一旦形成,家家都会依规蹈距地自觉遵照。哪家都不想在乡邻亲友面前坍台,于是争相会将喜事办得体面。

  10多年前老宅动迁后的一段日子里,“三日头”排场的风气静寂了一阵。到后来,“三日头”排场的风气又盛行了起来。近来我接连收到了以前曾经朝夕相处的族亲与邻里相邀出席婚礼的喜柬,并且被告知要做好 “三日头”吃喝的准备。几家所选择的婚宴场所几乎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高档场所:二家是在香格里拉,一家是在国际会议中心,一家是在东锦江。每家的场面都令人瞠目:少的几十桌,多的上百桌;诞席更是近乎奢侈,四五千一桌的还算是平常的,上万元一桌也不稀奇。即使是在次一等宾馆酒家摆下的下预告酒与敲甏底酒、邀老客酒,其规模也令人吃惊。更有甚者,有的人家甚至花了几十万元请了响当当的各路明星来表演助兴。至于迎亲的高级轿车组成的车队、主持婚礼的司仪、燃掉的烟花爆竹,更是不惜一掷千金。这一种新的“三日头”排场,称得上是规模恢宏、气派豪华,花费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奢侈的地步!

  但是我以为,即使是富裕了,也没有必要如此地讲究排场掼派头呀!过去的“三日头”排场与今日的“三日头”排场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前的“三日头”排场,不过是主人家对邻里乡亲一种情谊的表示,下预告酒待客的仅仅是些鸡头鸡脚、鱼头鱼尾等等的边角料,而敲甏底的菜肴也是一些剩余下来的 “铲翻汤”,并没有过多的浪费。而现在的“三日头”排场,天天换地方,顿顿换新鲜,互相之间好像是在搞攀比,这显然是一种不必要的比富有摆阔气!我想,办喜事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与其奢华浪费,还不如把铺张掉的钱省一点下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