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运赶工他们筑梦 成千上万亚运工程建设者为赶工期在穗过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8日02:10  南方都市报

  

亚运赶工他们筑梦
春节期间冷雨纷纷,亚运村工地上,陈小兵并未停止繁重的劳作。

  清晨6点,陈小兵和妻子徐斯桂从番禺石碁镇海傍村一间20平方米小出租房里“钻”出来,默默地朝亚运村工地走去。路灯照在他们脸上,一天的劳作即将开始。

  今年11月,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寒冬腊月,各亚运工程的建设却仍然如火如荼。为按时完成各项亚运工程,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这个春节留守在广州。陈小兵、徐斯桂就是这一人群的缩影。

  亚运工地赚钱多 日日辛劳

  6时30分,陈小兵夫妇到达亚运村工地,陈小兵和工友一起来回搬运一百多斤的路沿石,铺设地面;徐斯桂做调水泥、沙浆之类的小工。

  “中间没有休息时间的,大家都想多赚点钱,一天至少做10个小时。”中午,陈小兵和徐斯桂用半个小时吃完快餐,又立即重新开工。

  晚上7点,路灯亮了,两夫妇赶回出租屋。累得腰酸背痛的他们,吃饭、看电视,十点左右洗洗就睡了。

  日复一日,生活沉闷而累人,可亚运工地的淘金梦却无时不鼓舞着他们。往年,两夫妇在广州打工,只能赚四五万元,但去年,他们赚了7万元。“最近因为亚运会,广州工程多,天天有工开,而且开出的工钱也很高。”陈小兵说,每天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多干几个小时。

  去年12月底,陈小兵和徐斯桂参加完铺设中山大道BRT路沿石工程后,转战亚运村。今年1月,正好碰上亚运村赶工期,两夫妇一天最多能赚450元(12个小时)。单是1月份,两夫妇合起来就能赚超过一万元。

  不惑之年始打工 不舍昼夜

  上世纪80年代,陈小兵在老家做木工,走街串巷给村里人修房子、打嫁妆,徐斯桂则打理着家里的几亩田地。但很快,乡下不兴自己打家具了。2003年,陈小兵用一万多元本钱在家乡开了一间小家具厂。虽说每年也能赚两三万元,可货款却很难收齐,这让他感到很头疼。

  “兄弟,跟我出来广州干吧,不用本钱,还赚得比在家多。”2005年下半年,堂弟的一番提议让陈小兵动了心。这年7月,陈小兵的儿子中专毕业,到山东烟台打工,女儿也即将中专毕业。再三思考下,他觉得孩子长大了,出来也没什么牵挂,就带着老婆到广州打工。这一年,他40岁,在打工者中已属“高龄”。

  “为了赚钱,我们都不分周六周日的,一年365天,至少有330天都在干活。”陈小兵说,对高强度的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两夫妇没有任何娱乐。

  老婆徐斯桂比陈小兵更感性,“挂念儿女了,就通电话。”她一周要和女儿通两次电话,儿子因寡言少语,通话次数稍微要少一些。

  心中常怀家庭梦 舐犊情深

  在陈小兵看来,南下广州打工的路是走对了。

  打工五年来,夫妇俩省吃俭用,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儿女身上。儿子在山东烟台开发区的海边花园小区买了一套108平方米60多万元的商品房,首付20多万元,都是陈小兵夫妇帮着支付的。陈小兵说,现在努力赚钱,争取帮儿子提前还房贷。

  今年春节,在烟台打工的女儿来到广州,与陈小兵夫妇一起过年。陈小兵豪气地对女儿说:“要吃什么买什么,一律满足!”

  今年10月,广州要求所有工地停工迎亚运。陈小兵两夫妇将会趁着这个空当去烟台,看看儿女和一直没看过的新房子。“这副老骨头最少还能在广州做三五年,多赚点钱支援儿女。”陈小兵说,将来全家可能搬去烟台。

  统筹:本报记者 林劲松 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许晓蕾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