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三角43瑞狮珠村拜大年 一年一度广州天河珠村“舞狮大会”开锣,设宴200多围以飨“狮兄狮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8日02:10  南方都市报

  

珠三角43瑞狮珠村拜大年
20多条村的兄弟醒狮队依次进祠堂、走村巷、入户表演“采青”。

  

珠三角43瑞狮珠村拜大年
潘氏大宗祠前的中学操场是村内最宽敞的区域,密密麻麻地摆下了200多席狮宴。

  本报讯 炮仗霹雳、锣鼓震天,连日橙色严寒,丝毫没有减淡天河珠村的年味。年初四一大早,一年一度的广州天河珠村的“舞狮大会”准时开锣,来自珠三角各地二十多条自然村的醒狮队,共43头醒狮回到发祥地———天河珠村拜年。珠村村民在村内大祠堂摆下足足200多围酒席,宴请珠三角各地“狮兄狮弟”,一直闹至下午3时才圆满结束。

  据了解,前来拜年的包括深圳宝安村,东莞蔡边村,黄埔南湾村,白云良田村,海珠大塘村,番禺西山村、天河棠下、石牌、沐陂、员村等20多条兄弟村。他们是南宋期间从河南荥阳南迁到广东天河一带,后来开枝散叶到珠三角各地。

  “咚咚咚…… 噼里啪啦……”上午10时许,整个珠村被锣鼓声和炮仗声包围。作为东道主,珠村在村口排了三列狮阵,张旗敲锣,由迎宾醒狮摇头晃脑迎接各地兄弟进村拜年。前来拜年的醒狮属于南狮,有黄、红、黑三种主色,分别代表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村委会和近二十间祠堂的门口,都已经准备好了生菜(象征生猛)和大串鞭炮,拜年的醒狮纷纷进场,跳着摘取悬挂在红绳上的生菜,完成“采青”的程序,然后,浩浩荡荡的狮队沿路给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祠堂供奉着的“祖先”拜年。

  中午12时,各地狮队陆续回到潘氏大宗祠,入席舞狮宴。潘氏大宗祠前的中学操场是村内最宽敞的区域,密密麻麻地摆下了200多席狮宴。边上,村内的妇女连夜搭起一列棚架,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翻滚着诱人的香味。等人们一一入席,白切鸡、鳝鱼、扣肉等粤式传统菜一道道端上席面,尽管天上飘着蒙蒙细雨,天气也是冷得人直哆嗦,但各地村民则不管熟与不熟,端起酒杯到处祝酒,非常热闹。

  看点

  1 资深“大头佛”上演阿妈打仔

  “你睇果个Q版大头佛!”昨日活动上,来自白云区的良田村醒震环球狮队,领头一对迷你版男女大头佛吸引全场眼球。

  两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个头还不及狮头高,顶着大头佛头套、摇着大葵扇跳得有滋有味。因为个子太小,脚步也不太稳,动作显得有些笨拙。这让带队的陈队长着急了,他一把抢过“女大头佛”的头套戴上,手中摆舞红丝巾,一把掌打在了小“大头佛”的屁股上,活灵活现的一幕“阿妈打仔”惹得大家笑不拢嘴。

  据民俗专家介绍,“大头佛”与南狮同舞是广东醒狮特色。相传古代广东佛山有个寡妇带着独生子,独生子因为头大绰号叫“大头佛”。佛山民间流行庆祝丰收游行,俗称“秋色”,“大头佛”常去看。有一年“大头佛”偷偷跟随秋色队伍一路玩耍,被母亲发觉后拿着一把葵扇追来,并用葵扇打“大头佛”,边打边骂,“大头佛”左闪右避,在秋色队伍里左穿右插,人们还以为这幕“寡母当街打仔”的闹剧是秋色的新节目,不禁喝彩。后来随着舞南狮运动的兴起,“大头佛”成为与南狮同舞的配角。

  2 雄狮拜祖先不能调头走

  在村里的主场馆潘氏大宗祠,活动负责人潘德区手上握着大叠大红纸牌,上面分别写着每一队将要到来拜年的村名和狮队名。原来,祠堂由本族德高望重的老人或经济社的社长亲自接待。当每一个队伍到达祠堂,带队人必须先把早在大年二十九就收到的拜年请柬,交给负责人,然后再贴到祠堂内,以示“签到”。

  来自棠下村的两头威武的雄狮,头顶黑色犄角,身披红色狮被,在寒风细雨中随着舞动而摇摆,孔武有力相当醒目,狮口徐徐吐出一张写有恭贺新春的红纸条,表达对珠村的祝福。而舞狮队入祠堂后,只见纷纷对着堂内祖先牌位三叩九拜,如同子孙般跪拜祖先,相当尊崇;拜礼完毕,狮队纷纷狮尾向外,慢慢地从祠堂中退出来。“不能调头离开,这也是为了表达对本族祖先的尊重。”

  3 狮头禁碰面 否则要“打架”

  20多条村的兄弟醒狮队陆续入村后,一拨一拨进祠堂、走村巷、入户表演“采青”,有意思的是,所有狮队都按次序轮流拜年,不会争先抢进,更不会面对面撞个正着,民俗专家潘剑明介绍,岭南地区的南派醒狮霸道十足,从来都要“独当一道”,所以从来村内巷子通通是“单行线”。因此,在村内还特地让保安用对讲机引导狮队在村巷穿行,一人带一队,避免两个狮队碰面。一般要等前一个狮队走后一两分钟,祠堂门前马上摆下生菜供后来狮队采青用,才呼叫让其他狮队入场。

  习俗课堂

  天河珠村子孙遍布珠三角

  据珠村村民、民俗专家潘剑明介绍,珠村人的祖先是从河南荥阳一直南迁到此地。南宋期间,由久居福建的潘贞携家带口南迁到旧番禺一带(今广州),潘氏生有四子,其中大子居住珠村,其余三子分居周边棠下、石牌、沐陂,每年三个弟弟都会准时前往拜会大哥,随着时间发展推移,四个兄弟的子孙开枝散叶,遍布珠三角各地,近至番禺区、白云区,远至东莞、深圳均有子侄。而“拜大哥”的传统也于明末清初的时候逐渐形成了舞狮大聚会的形式,每逢年初四,当家家户户私人拜年活动基本结束之际,各条兄弟村、老表村就要前来凑热闹,以表示对“大哥”和祖先的尊敬。

  据介绍,前来拜年的包括深圳宝安村,东莞蔡边村,黄埔南湾村,白云良田村,海珠大塘村,番禺西山村、天河棠下、石牌、沐陂、员村等20条自然村。

  本版统筹:本报记者 吴广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朱丹婷 李伟忠 吴广宇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