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虾子起拱”,拱来五谷丰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8日08:46  红网-潇湘晨报

  本报记者曾鹏辉

  通讯员肖少华 雷德高 益阳报道

  虾子起拱。

  益阳的年味很浓。乡下城里,嬉闹扑面。

  过完正月初三,就可以见到了最为乡土的闹新年习俗,地花鼓、彩龙船、蚌壳舞……一一出现在街头乡村,唱戏的、舞龙的、赶戏的,将年的味道搅拌得浓郁醇香。

  而近年最受欢迎的要算表演虾子起拱。数十近百人不等,举着楠竹扎成的巨大龙虾,过街走巷,在龙鼓的指挥下,舞虾者一齐把重达上百斤的虾子举向天空。众人一片喝彩,“哦-嚯!”虾子再拱,围观者再起吆喝,如此反复拱几次。这是一种群体的吆喝,从乡里喊到了城里;那声吆喝积蓄了一年的力量,是从胸膛迸发出的快乐号子。

  虾子起拱祈福平安

  虾子起拱是益阳特有的民俗,每年春节表演。据悉来源于一个传说,益阳是鱼米之乡,人们每天都在河中捕鱼捕虾,有一天河中出现了一只水妖,于是人们便起用了古代的祈福方法,即向虾子祈福,后来果真赶走了水妖,虾子起拱便一直流传下来。

  益阳的农耕文化活跃,耕种、捕鱼捞虾是益阳乡人的两件大事。劳作之后,需要解除疲乏,更重要的是人们要祭祀祈福,逐渐出现了民间杂耍。如舞龙、舞狮、舞虾及舞鱼、蚌等,“虾子起拱”由此演变而来。

  赫山区文化局的罗局长向记者介绍,虾子起拱的发祥地是为赫山区回龙山乡黄泥湖村,现已成为了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虾子起拱的高度达到十几米

  虾子起拱,活灵活现,将虾子的灵气、神态,演绎得惟妙惟肖。据鲁润生介绍,“虾子起拱”为大虾子,楠竹制作,由数十根楠竹绑扎成“河虾”形状,长度一般超过30米,最长的达70多米。躯干部位用厚实的白麻布遮饰,“虾须”被夸张延长至十五、二十米,“虾须”前缠有象征吉祥的红布条,“虾须”与躯干的连接处设有可供“河虾”90度运动的转轴,转轴离地面约1.5米,靠一根竖木着力于地。虾子是纯手工制作,看上去是银白色的,制作十分精致,大虾的旁边还有六只小虾一同起舞造势。舞虾前,还得请有声望的人用红漆给虾子点睛,之后,才能舞耍。

  一只虾子至少需40-60人方可舞动起拱。巨虾分虾须、虾头、虾身、虾尾四部分。舞虾时最重要的技巧是大家要能协调配合。起拱时四部分舞者,各司其职,利用杠杆原理人力操作,舞到高潮时,节节起拱高升,巨虾须摇尾摆,栩栩如生,场面壮观。舞者吆喝喧天,观者呐喊喝彩,热闹非凡。虾子起拱的高度达到十几米,拱来新年的五谷丰登,步步高升。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