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人”神秘失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8日13:3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期登场:绝密档案之头骨谜踪①(摘自《绝密档案之背后的传奇》中共党史出版社)

  1929年12月2日,全球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惊世而出。1936年,另外三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和一个完整的人类下颌骨,又相继在周口店被挖掘出来,震动了全世界。

  就在周口店考古发掘工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候,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考古工作被迫停止。5个出土的北京猿人头骨化石,被存放进了美属北京协和医院,由中美学者共同创建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负责保管。四年之后,包括这5个“北京人”头骨化石在内的全部人类学研究资料,在转移到美国的运送途中,神秘失踪。

  如此国宝,何以要转移出国?移送途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鉴于美日关系日趋紧张,美国正与中国站在一条战线共同抗日,我们不得不考虑在北平新生代研究室的科学标本安全问题……”———这是一封求助信,信件的日期是1941年1月10日,写这封信的人是时任国民党中央行政秘书长的翁文灏,信中所提到的“北平新生代研究室的科学标本”,正是当时保存在协和医院的北京人头盖骨。

  然而,随着战事越来越激烈,蔓延的硝烟,对于文物的威胁已经越来越明显。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反复考虑之后,到1941年年底,重庆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方面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头盖骨化石由美国领事馆安排,带出中国,暂存美国。

  这就不能不提到今年已经91岁的胡承志老人。1941年,胡承志时年24岁,是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魏敦瑞的助手,同时也是专门制作化石模型的技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转移前的全部装箱工作,就是由他来亲手完成的。

  根据胡承志的回忆,“先将骨骼用擦显微镜头用之细绵纸包好,再用软纸包着,然后再裹以洁白医用吸水棉花后,用粉莲纸包上,然后再用医用细纱布多层包在外面,装入小箱,再用吸水棉花填满,小木箱内周围六面有具有弹性之黄色瓦楞纸数层包好,一一装入大箱内,用木丝填装。”这位当年的技师还凭记忆画出了清晰的箱子草图。为了避免照人耳目,两只箱子上只是做了简单记号: Case 1 和Case 2。

  按照中美协商和美国公使馆的安排,这两只箱子会被标上美军军医威廉·弗利的名字,以私人行李的名义,从前门火车站装车,直发秦皇岛,之后搭载计划于12月11日停靠进港的中美间定期航班:“哈里逊总统号”,前往美国。

  1941年12月5日清晨,两只木箱由专人护送,跟随美国海军陆战队登上了开赴秦皇岛的专列。8日上午,列车按计划抵达目的地。但“哈里逊总统号”,却没能靠港。因为就在这一天,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作为袭击美国战斗的一部分,驻扎华北的日军迅速地占领了京津和秦皇岛一带的美国机构和设施。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列车和军事人员,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日军的俘虏。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物资和行李,一并成为了日军的战利品。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此不翼而飞!

  1

  明天请看:日本派出王牌侦探寻“头骨”

  特快专递,现代传奇纵深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