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最近报道说,专家认为,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火爆,应该而且必然。但假日消费是短期性消费行为,有可能提前释放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百姓消费实力,激发市民消费欲望,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长远之策。
战胜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很关键。扩大内需,除政府加大投入外,还需国民增加消费,方能取得更大的效果。据统计,2009年中国人平银行存款已超过2万元。也就是说,约有26万个亿民间资本闲置在那里。如果用其十分之一投入到消费中去,就是国家拉动内需投入4万个亿的一半多,产生的效益更不可低估。
可这笔钱在老百姓的手里捂着,舍不得花。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消费理念在相当多的国民中根深蒂固。存钱养老,存钱看病,存钱买房,存钱供儿女读书,存钱娶媳妇嫁女儿,存钱防没钱的时候……所以一有闲钱就存起,没有闲钱,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也要存钱。如果不改变这种消费理念,仅靠国家走单行道,自然会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力度。
这种消费理念的形成,是基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个人生活无保障的条件下。多灾多难的旧中国,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状况,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想着下一顿,想着晚年,想着儿女,怎么样也要存上一笔钱才无后顾之忧。长期面临着贫困和不安定的生活,存的越多就越觉得心里踏实,注定了这种消费理念的必然形成。
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国家经济实力大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过去人们要面对的难题随着国家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完善一一迎刃而解。包括农民,养老,有了养老保险;看病,有医疗保险,农村有合作医疗;读书,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大学可以贷款;住房,可以按揭。主要的后顾之忧减少了,个人存款的压力减轻了,一部分闲钱完全可以拿出来用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点,西方人的消费理念或许有它值得参考的地方。西方人基本不存钱,生活在超前消费中,挣的钱基本用于还贷。这种消费理念让他们提前享受到各种现代生活,同时,也刺激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为什么发达,这与他们的消费理念超前就有相当大的关系,消费多了,生产就多,流通加快了,产生的利润也就多,用于公共福利事业的开支也就多。当然,他们那种没有节约意识的超前消费,也不能照搬,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它是起因之一。
只管存钱,不想消费,对个人生活水准画地为牢,必然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作茧自缚。中国人的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没有道理怀疑它,但在有了钱之后,在无了后顾之忧之后,就没有必要让多余的钱白白闲置。搁在那里,除了得到理论上的放心外,除了得到微薄的利息外,几乎就是一种浪费。
换一种消费理念,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存上一定的钱应付意外,其余的投入到消费中去,说不定能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生活。出外旅游开开眼界,换点更新换代的电器追上现代生活,买台汽车代步,按揭置房走出蜗居……挣钱就是为了消费,会花才会挣。在经济条件许可下,改变一下传统的消费理念,潇洒走一回,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好处,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好处,何不一试。
稿源:红网 作者:傅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