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松高本报通讯员 林永波
“这几天鸡场的车到农场送鸡粪,我今天得去农场组织人手卸车,赶在正月十五前把那 200来亩空白地的粪都扬上去。要不抓紧,误了农时,一年的收成就耽误了。”正月初四,吃了早饭,家住荣成市三环小区的王本发向爱人交待了几句话,就开着轿车到30里外的滕家镇自己的农场去了。
王本发1998年承包了滕家良种场的 180亩地,成了种粮专业户。规模化种粮让王本发尝到了甜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他又陆陆续续转包了周边村民的近 200亩土地,农场规模扩大到300多亩。
在他的农场里,记者见到了王本发。他介绍说,几年来,他已累计投资50多万元,对农场的土地进行了整理,将原来的一块块梯田都连成了片,以便于机械化耕作。他还在农场里挖了平塘、水井,修整了田间道路,建设了库房、晒场和职工宿舍,购买了一些小型农机具。他的农场全部使用优良品种和有机肥料,连续多年小麦平均亩产在 4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在 600 公斤以上。去年 12月,他被农业部授予“粮食生产大户”称号。
谈到今后的打算,王本发兴奋地说:“国家现在对农业是相当重视。今年中央又出台了一号文件,从多方面来扶持农业生产,俺就更有信心了。”王本发告诉我们,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行农机补贴,并把修建水利设施、购买抗旱机具纳入扶持和补贴范围,他今年有两项打算,一是再挖两个水塘,进一步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二是购置几台大型农机,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这两项估计就需要50 多万元。他准备向水利局和农机局申请,争取一些资金扶持。